第一卷 繁华落尽 【祸福】(第2/5页)

我在案几旁坐下,心下略作思量,已明了几分。

“是去见一个特殊的敌人?”我蹙眉看他。

萧綦转身,含笑看我,“何谓特殊的敌人?”

我低眸,不知该不该让他知道我的思量,踌躇了片刻,终究还是缓缓开口,“有时候,敌人可以变成盟友,朋友也可能变成敌人。”

“不错。”萧綦颔首微笑,语带赞赏,“此人确是我的敌人。”

他果真是去见了忽兰,难怪数日不见踪影,王府中人只知他在外巡视军务,谁也不知他在何处。主帅私会敌酋,传扬出去是通敌叛国的大罪,此番行踪自然不能泄露半分。

我蹙眉道,“徐绶已死,贺兰伏诛,一应罪证确凿,为何还要走这一遭?”

他并不回答,眼底仍是莫测高深的笑意,隐含了几许惊喜。

然而我实在不明白,就算那忽兰王子手中另有重要罪证,他也只需一道密函,遣人传达即可,何必冒了这等风险,亲自去见那突厥王子。

或者说,他还另有计算?

“你猜对一半,却猜错了人。”萧綦笑道,“这个特殊的敌人,并非忽兰。”

我怔住,却听他淡淡道,“忽兰此人,倒也骁勇善战,在沙场上是个难得的对手。可惜悍勇有余,机略不足,论心机远不是贺兰箴的对手。”

烛光映照在萧綦侧脸,薄唇如削,隐隐有藐然笑意,“若非这蠢人送来的信报,误传了贺兰箴布下的假象,延误我布署的时机,你也不至落入贺兰箴手里。”

他冷哼,“日后与贺兰箴交手,只怕他死状甚惨。”

我惊得霍然站起,“你是说,贺兰箴还活着?”

萧綦侧首看我,眼中锋芒一掠而过,但笑不语。

“你去见了贺兰箴!”我实在惊骇太过,那个人断腕坠崖而未死,倒也罢了;真正令我震惊的是,萧綦非但没有派人追击格杀,反而私下密见此人。

迎着他深不可测的目光,我只觉得全身泛起寒意。

“我不仅见了他,还遣心腹之人护送他回突厥,击退忽兰的追兵。”萧綦的笑容冷若严霜,缓缓道,“此去全看他的造化,但愿他能返回王城,不负我此番苦心。”

我低了头,脑中灵光闪过,是了……前因后事贯通,万千扑朔思绪,霍然明朗。

——他原本与忽兰王子联手除掉贺兰箴,更将计就计铲除徐绶一党;而今见贺兰箴侥幸未死,而徐绶已除,他便改了主意,非但不杀贺兰箴,反而助其回返突厥。以贺兰箴的性子,势必对忽兰恨之入骨,王位之争再添新仇,就此两虎相争,突厥必陷入大乱。

一时之间,我心神震动,恍惚又回到当年的朝阳门上,初见犒军的那一幕。

当时只觉他威仪凛凛,气魄盖世,自那时起,豫章王萧綦的名字,在我心中已是一个传奇。

待得嫁了他,三年独守,我只知自己嫁了一个心硬如铁的英雄,除此对他一无所知。

此后宁朔重逢,生死惊魂,亲眼目睹他喋血杀敌,方知那赫赫威名,尽是热血染就。

及至此时,他就站在我面前,轻描淡写说来,浑如夫妻间闲谈。然而挥手之间,早已搅动风云翻覆,设下这庞大深远的棋局……只怕天朝边疆、突厥王廷、两国黎民,都已被置入这风云棋局之中,不知有多少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一个英雄,远远做不到这一切。

我恍然有大梦初醒之感。

此刻站在我面前的人,不再只是一个疆场上的英雄,而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握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统兵藩王,是名将亦是权臣,甚而,在我心底隐隐浮出一种错觉,似乎预见他将叱咤风云,虎视天下。

这个突兀而现的念头,令我心神俱震,心中激荡难抑。

“英雄当如是……”我由衷感叹,几欲为这番深谋远略击节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