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光是这一样,他们就已经胜过许多人,他们能顺顺遂遂地携手到老绝不仅仅是因为运气而已。

另一边,姜若皎夫妻俩和卢重英一家人回到城里便分开了。

姜若皎这次出行带了身边的大宫女朝槿,在东宫留守的是另一位大宫女露葵。

见姜若皎回来,露葵便与姜若皎说起岑宣自宫外捎来的口信,说是清平从西南过来了,如今暂时在岑家酒楼落脚。

露葵说这话时没避着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一听,这人怎么到京城来了?他都快把这家伙给忘了。

想到姜若皎与这还俗和尚小时候就认得了,姜若皎还曾为这家伙出头,太子殿下心里不免又开始泛酸。

真是越想越气,怎地他媳妇儿从小就这么能招蜂引蝶。

只不过经过上回吵的那一架,太子殿下现在已经能维持面子上的大度了。他说道:“清平怎么来京城了?是不是家里遇上什么事了?还是食肆那边出了岔子?时辰还早,我们让人把他宣进宫问问吧。”

姜若皎见太子殿下虽然一脸郁闷,还是表现得心胸十分宽广,不由笑了起来。她说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见见吧。”

太子殿下听了姜若皎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心里越发不是滋味,气闷不已地换衣裳去了。

姜若皎也去换了身便服。

她见太子殿下换下出行的骑装后仍是一脸不高兴,凑过去亲他一口,安抚道:“我们都成亲了,你还在意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做什么?”

太子殿下冷哼道:“便是三五十年后,我也是在意的。”

他知道姜若皎很聪明,从小就很有主见,所以越了解就越清楚当初姜若皎是有考虑过嫁给这些人的。

像樊延、裴徵、清平,都是姜若皎在和他定下婚约前认识的,那时姜若皎根本没想过要嫁给他,反倒是有考虑过樊延他们。

若非因为种种变故,姜若皎没与他们走到一起,说不准他就真娶不上她了!

姜若皎与他定亲后再认识的柳春生、杨峰清他们,他便没那么介怀了,因为姜若皎肯定不会在有婚约在身的时候还对别人生出什么心思来。

只恨他小时候没有直接把姜若皎偷偷抱回家去,后来又太善忘,没几天就把人忘到九霄云外去!

姜若皎见太子殿下闷闷不乐,也不知该怎么哄他。

别看太子殿下一天到晚醋海里翻腾,他一直以来格外在意的还真只有樊延和清平两人。

姜若皎与他们自然没有过什么逾矩的往来,不过确实曾经在某段时间觉得可以考虑他们作为夫婿人选。

这种考虑不是出于喜欢,而是出于“适合”。

她确实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对自己的人生有过许许多多的安排,包括早早挑选一个不会拦着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丈夫。

唯独没有想过自己会嫁给太子、拥有太子妃这一重身份。

只能怪太子殿下在这件事上格外敏锐。

姜若皎道:“你若不高兴,我以后便不见他了,要见也一定让你知道。”

太子殿下道:“要你避着不见,倒显得他真有那么重要似的。”他抓着姜若皎的手说,“他们本就不怎么重要对不对?”

姜若皎笑道:“对。”

两人说话间,就有人领着清平进宫来了。

清平头发已经长得很长,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出过家的人。

见了姜若皎和太子殿下,清平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又取出两串佛珠,说是主持他老人家让他带来的,一串给姜若皎,一串给太后,都在佛前开过光,可以保佑主人身体康健。

姜若皎命人把佛珠收下,才问起清平怎么独自上京来。

清平道:“我回寺里选了几个师弟到食肆帮忙,后面他们慢慢上手了,就把食肆交给他们了。”

姜若皎道:“你娘的病好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