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3/3页)

姜若皎一行人游游逛逛到傍晚,回到别庄歇下了。

赵少卿根本睡不着,点起灯写信回京城,准备明天一早就会去给开泰帝递折子,让开泰帝注意一下清平县试种出来的高产粮种。

翌日一早,赵少卿辞别太子殿下,没留下来看社戏就走了。

太子殿下倒是兴致颇高,早上起来就与卢家二老一同出发进城,看看卢家二老组织起来的社戏是怎么个演法。

社戏是清平县底下各个村子准备的,表演起来很有乡土特色,演的戏也很接地气。

比如演《金榜题名》演的是秀才公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众人热热闹闹相迎的场景,期间蹦出来的各种俚语俗言句句都逗趣得很,不同角色的情态也各不相同,看得众人捧腹大笑。

这是城里的戏班子演不出来的感觉。

太子殿下看得津津有味,也从众人在戏里戏外流露出来的各种情绪看出“金榜题名”这件事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有多重要。

这可是为数不多能让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的机会啊!

再往后看,有演迎娶新妇的、有演再婚追爱的、有演金刚伏魔的,也有演《力士脱靴》《桃园结义》《河伯娶亲》这些经典戏目的,各村各显神通,把现成的、现写的戏本子都演得一口乡音,添了不少笑料。

太子殿下看得意犹未尽,小声和姜若皎嘀咕道:“真该请他们去给满朝文武演一演,好叫他们知道百姓平时都在想什么,而不是天天为了那些个微末小事在朝堂上吵来吵去。”

姜若皎没想到太子殿下能有这样的感悟。

姜若皎笑着说道:“他们未必就不知道,只是心里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罢了。”

太子殿下不吱声了。

他生来就万般富贵,太子之位来得也轻松,根本不必和旁人争来抢去,自然体会不了旁人的追求与旁人的艰辛。

太子殿下说道:“我看这边的农渠修得不错,不如去找县令问问其他县的情况。”

姜若皎点头,随着太子殿下一同去了县衙。

清平县县令见了太子殿下夫妻二人,自然毕恭毕敬地把邻县的情况都给他们讲了。

有太子殿下居中调停,他们这几个堪称难兄难弟的县算是握手言和了,往来比过去密切了许多,是以县令对周围数县的受灾情况也一清二楚。

太子求来了那场及时雨,各县都把粮食补种下去了。

今年的收成虽然比往年差一些,却也足够让他们活下去。

唯一让他们捶胸顿足的,就是没有和清平县一样试种苞米,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清平县大丰收!

姜若皎两人都放下心来,又在别庄歇了一宿,得知卢家二老想在清平县定居后便与其他人一同启程回京城去了。

两人才刚挥别好友们踏入东宫,就听人说卢皇后那边派人来了两趟,都是来问他们有没有回来。

姜若皎和太子殿下对视一眼,不知卢皇后找他们有什么事。

想到卢皇后正怀着身孕,小夫妻俩也不耽搁,换下身上的便服就径直往中宫去寻卢皇后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