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姜若皎命人把苞米被送去厨房,又问万子兴能不能打听出苞米的种法。

她虽没种过地,却也知道作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都是有规律的,违了农时便是把种子撒下去也长不出庄稼来。

这么一种大伙都没见过的作物来到眼前,它的各种习性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

万子兴道:“小民不懂这个,小民有个养女倒是喜欢摆弄这些植物,娘娘要是有兴趣可以传她来问问。不过她的肤色、发色和眼睛颜色都和我们不一样,脾气也比较孤僻,不是特别懂我们的礼数,有冲撞之处还望殿下和娘娘宽恕。”

姜若皎还没说话,太子殿下听万子兴说什么“都不一样”顿时就来了兴趣:“快宣她进宫来让我们见见。”

西南离海挺远,没什么外邦人过去做生意,蛮族倒是不少,就是长得也差不多。

太子殿下一直对书上描绘的外邦人十分好奇,只是刚来京城不好跑出宫去找这些人玩儿罢了。

姜若皎见太子殿下一脸迫不及待的模样,拉过他的手让他注意点。

太子殿下以己度人,觉得姜若皎应当是担心他被外邦姑娘迷了眼,顿时喜滋滋地说道:“不要怕,我觉得谁都没你好看!”

姜若皎哪里是在意这个,只是不想他的好奇把人吓坏了罢了。

她起了别的话头,边邀众人尝尝东宫的茶点边听万子兴讲起海外诸事。

从前她读各种山川游记便觉神州大地广阔无垠,如今听着海商亲眼所见的海外风光,更觉世界之大着实不是她能想象的。

众人又聊了一轮,万子兴的养女也被人领到了东宫。

少女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瞧着肌肤赛雪,眸如碧海;她的头发是深褐色,带着点天然卷,整个人看起来便和周围的人都截然不同。

只是她脾气果然十分孤僻,眼睛一直落在虚空处,仿佛根本没注意到屋里有多少人。

她给人的感觉不是无礼的那种,而是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没有任何东西引起她的关注。

直至万子兴示意让她喊娘娘和殿下,她才乖乖地张口喊人。

万子兴朝姜若皎解释道:“这孩子因为从小不搭理人,后来我发现她在侍弄庄稼上还挺有天赋,就寻了以前种过地的船员媳妇与她多多交流。现在她已经跟着我们在海上跑快十年了,拿到新种子也会自己跑去追根究底。”

万子兴说完又低声和养女交流了几句,说是姜若皎想知道苞米怎么种。

养女听了万子兴的话后抬眼好奇地看向姜若皎,一双蓝汪汪的眼睛仿佛天生就会说话。

姜若皎竟从她眼里看出了一句“你居然也喜欢种东西吗”。

好看的人谁都喜欢,姜若皎见她生得雪肤花貌,自然也心生好感,笑着向她说出自己想尝尝新鲜苞米的想法。

一如万子兴说的那样,万晴是五岁时被万子兴捡到船上抚养的,她吹着海风长大,皮肤却一直白得晃眼,天生便与别人不太一样。

她第一次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是看到船员在船上发豆芽,从那以后她就迷上了观察豆芽从发芽到伸长的过程。

后来她发现每次上岸都能看到不同的作物蓬勃生长,就对这东西充满了好奇,一次次破例主动去和岸上的人说话。

养父也很支持她的爱好。

只是别人总是不太理解她,觉得她好好的大小姐不当,做什么不是随养父一起出海就是跑地里观察庄稼、与满身泥土味的农夫农妇往来?

万晴虽不爱搭理人,却能感受到旁人的善意和恶意。

至少这会儿看着姜若皎明媚好看的笑容,她便觉得心里也暖洋洋的,就跟地里的作物晒到了暖烘烘的春日艳阳似的。

万晴高兴地给姜若皎介绍道:“这个我知道,就是这时候种的,不需要很多水,干地也能种,据说一粒种子种下去,三四个月后就能长出好几根这样的苞米棒子,直接蒸熟就很好吃了。我也没种过,正想试着种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