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页)

寇世子不曾研究过鹤庆先生过去做过什么,对这个瞧着风压过头的家伙没什么兴趣,只问道:“我们住哪儿啊?不会要跟你一起住在这半山腰吧?真要住这里的话,每天去讲堂都得费不少功夫吧?”

鹤庆先生多看了寇世子一眼,才说道:“一会有人会领你们过去。”

正说着,就有位年轻人急匆匆地来到亭前告罪道:“先生,学生来迟了。”

鹤庆先生道:“不妨事,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你带他们去青云舍那边吧,”他说完又和姜若皎两人补充了一句,“青云舍是我以前讲学时住的院子,许久没人住了,可能需要你们自己收拾收拾。”

姜若皎自然不会有意见,寇世子觉得鹤庆先生这儿待着没趣,也跟着姜若皎谢过鹤庆先生下山去。

年轻人乃是书院中的职事生员,既是学生,也是半个书院职事,平时会帮着鹤庆先生他们处理书院杂务。

他边领着姜若皎两人下山,边向他们道歉:“夫子讲学多留了我们一会,所以我上山晚了。”

说完他又自我介绍了一番,说自己姓柳,名春生,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生的。

一路上柳春生又热忱地给姜若皎两人介绍了举目所见的建筑,鹤庆书院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活动区。

上课都是在教学区,吃住都在生活区,平日里想要打打驴鞠、练练弓马之类的,可以去校场和球场那边玩儿。

姜若皎听柳春生介绍鹤庆书院的藏书楼,不由感慨鹤庆书院不愧是举国上下排得上号的大书院,光是藏书就不是她们女子学堂能比的。

她心中已经期待起全新的书院生活来,眼神不免随着柳春生的讲述多了几分热切。

柳春生性情体贴,边解说边不时地看看姜若皎两人的反应,想着要是他们不感兴趣便转开话题。

不想姜若皎十分捧场,不仅听得仔细,竟还主动追问起藏书楼的事。

柳春生也是爱书之人,谈兴也起来了,给姜若皎讲起藏书楼何时会开放、怎么从藏书楼那边借书等等事宜,还给姜若皎介绍了一些鹤庆书院独有的孤本。

姜若皎眼神熠熠发亮,挨个把柳春生说的孤本记了下来,压根没注意到旁边的寇世子脸色越来越黑。

柳春生把姜若皎两人送到青云舍,还没有聊尽兴,主动提出要帮忙收拾。

他觉得自己和这个眼睛特别清亮的师弟很投缘,以后说不准能当好朋友。

眼见柳春生还要跟着往里面走,寇世子终于忍无可忍地开了口:“我们兄弟俩还有点私事要讲,这里就不用你帮忙了,你改日再来吧。”

作者有话说:

醋溜世子的第一天.jpg

皎皎:交朋友的事能算是勾三搭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