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页)

姜若皎听到汪鸿才这名字,很快把人对上号。

这家伙就是经常跟在寇世子身边的狐朋狗友之一。

说起来也是冤家路窄,他妹妹还曾和她当过两年同窗,经常单方面和她针锋相对(然后单方面把自己气哭)。

光这么看的话,兄妹俩确实蠢得挺相似。

可要是仔细琢磨一下汪鸿才的那些话,就能发现他兴许不是蠢,而是毒。

他说话真假掺半,叫人觉得有理有据,实则每一句都藏着诛心的恶毒。

普通人被他这么拱火尚且会心生疑窦,寇世子这种简单直接、一点就着的脾气,自然是一听就受不了。

有这么个人在旁边见缝插针地撺掇,寇世子捅出多少篓子来都不稀奇。

毕竟寇世子自个儿就挺能折腾的,再来个人在旁边煽风点火,那绝对能火势燎原。

姜若皎道:“他倒是个爱打听的,见着个生面孔都能去打探这么多。上回世子说京中有贵人栽了千亩桃林,也是听他说起的吧?”

“对对,就是他说的。”寇世子不知姜若皎在套他话,还与姜若皎说起汪鸿才提及的另一件事,好表现表现自己见识广博,“他对京中的事可了解了,上元节那日还说京中贵人现在喜欢服一种叫逍遥散的东西,说服食以后整个人能飘飘欲仙,要多快活有多快活,还取了一包让我试试看。不过我闻着觉得药味儿太浓,就还给他了。”

姜若皎听寇世子这么一说,哪会不明白汪鸿才的歹心?

她对医理虽不甚了解,却也知道这种能叫人“飘飘欲仙”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据传过去有过一种曾经风靡一时的“寒食散”,服食后能让人短暂地忘却所有烦忧,整个人如坠仙境。

可这东西一天不服用就会想念得紧,时间一长更是精神萎靡。

后来药王孙思邈察觉这种寒食散的危害,号召所有人毁去寒食散配方,谁都不要再服用这种能叫人上瘾的药剂。

姜若皎虽没亲眼见到寇世子所说的“逍遥散”,却能推断出那所谓的逍遥散说不准就是寒食散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这种居心叵测的家伙,居然藏在寇世子身边这么多年!

见寇世子对汪鸿才还挺亲厚,姜若皎没急着拆穿汪鸿才的真面目。

她准备先和平西王太妃通个气,让平西王府先对汪家摸个底,再看看能不能拿汪鸿才给寇世子当磨刀石用用。

毕竟别人磨破嘴皮子,也不如他自己去发现朋友的真面目来得有用。

姜若皎说道:“以前我却是不知道你有个消息这么灵通的朋友。看来世子的其他朋友应当也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长处?要不然的话,世子也不会和他们这么要好。”

寇世子一听就来劲了,把他那群狐朋狗友的能耐扒拉出来给姜若皎讲了讲,说谁谁谁养猎狗很有一手,谁谁谁很会教鹦鹉说话,谁谁谁嗅觉特别灵敏。

光是听他讲这些狐朋狗友的“长处”,都能知晓他过去的日子有多精彩纷呈。

姜若皎听着也觉出些兴味来了,不由与寇世子感慨道:“怪不得你与他们这么要好。”

“那是自然,我交朋友很挑的,像裴徵那种整天端着君子面孔的家伙我就从来不和他往来。”寇世子觉得自己很有看人眼光,还特意把裴徵拿出来批判了一句。

姜若皎把自己想知道的话全套出来了,也就没再和寇世子闲聊下去。

她边去拿扫帚清扫地上的碎盘子边对寇世子说道:“天色不早了,我该准备迎接食客了,要不世子还是先回去?”

寇世子见姜若皎还得亲自打扫,忍不住说道:“不如你把食肆关了算了,你都要嫁给我了,还开什么食肆?又赚不了几个钱!”

姜若皎道:“食肆是我父母的毕生心血,我想留着它。”

姜家父母都不在了,寇世子哪里还能再劝她把食肆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