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3页)

姜若皎道:“不必言谢,公子已经付过钱了。”

寇世子在旁边听得牙酸,没趣地转身进了明月院,懒得再听他们你来我往地说客气话。

姜若皎松了口气。

她落落大方地望向裴徵,客客气气地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

姜映雪耳朵有点红,既是冻的,又是羞的,平时她从不和人动手,甚至连争吵都少。

结果刚才难得鼓起勇气捶了那纨绔世子一伞,竟就叫裴徵看了去!

裴徵道:“我正好要回城去,家母回留在这边过夜,有辆马车只两婢子乘坐,二位姑娘若不嫌弃不如与她同乘。”

姜若皎见天黑沉沉的,怕一会要下雨夹雪,没有拒绝裴徵的好意。她谢过裴徵,与妹妹挽着手下山,山下果然有两婢子等在车边。

裴家出身富贵,哪怕只是婢女乘坐的马车也宽敞得很。

姜若皎两人上了车,两婢子才恭敬跟上。

她们也不说什么闲话,只笑着取了些零嘴来招呼姜若皎姐妹俩,又将热好的汤婆子塞给她们,说她们的手炉时间久了怕是不暖和了,车上正好备着热乎的。

一路回城,两婢子竟是无一处不妥帖。

姜若皎去过学堂,交过出身不差的朋友,对此倒是不甚惊讶。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蕴,哪怕在他们家里为奴为婢,日子也过得比寻常人舒服,涵养与容止自然也非旁人能比。

马车将姜若皎姐妹俩送到姜家食肆门口。

姜若皎领着妹妹下车,上前与骑马回城的裴徵致谢。

裴徵在寺里听小沙弥提了一嘴姜若皎姐妹俩的身世,知晓她们姐妹二人失了双亲,族人又靠不住,可谓是举目无亲、孤苦无依。

此时见她们姐妹二人眸瞳澄澈,没有丝毫攀附之意,心中愈发怜她们过得不易。

裴徵掏出一张名笺递给姜若皎,温声说道:“要是遇到什么难事,可以拿着这个来寻我或者裴府管事。家母一直食欲不佳,以后说不得还得劳烦姜姑娘为家母做些吃的。”

姜若皎犹豫片刻,还是收下了裴徵的名笺。

裴徵没再多留,别过姜若皎姐妹二人上马离去。

姜映雪跟着姜若皎进了屋,耳朵比刚才更红了,鼓起勇气对姜若皎说道:“阿姊,能不能给我看看名笺,我还没见过这种人家用的名笺来着!”

姜若皎自己也才十五岁,这两年又忙于打理食肆,压根没生出过什么少女情思。

她哪里会想到姜映雪会对裴徵有意,听姜映雪说是好奇,便把名笺给了姜映雪,说道:“我在前头收拾收拾,你看完就顺便找个地方把它放好吧。”

姜映雪如获至宝地接过名笺,脚步轻快地回了后院。

姜若皎看着她快活的脚步,脸上也不由多了几分笑意。

当初她辍学回家接手食肆,除了不想让那些面目可憎的族人夺产得逞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好好照顾年幼的妹妹。

妹妹从小活泼讨喜,父母出事后却是消沉了不少,一开始甚至连话都不太愿意说。

如今妹妹能够快活起来,姜若皎自然也跟着高兴。

姜映雪回了后院,高高兴兴去了姐妹二人读书习字的书房。

她坐定后,捂着怦怦跳的心好一会儿,才拿出名笺仔细看了起来。

裴徵的名笺纸质自然极好,拿到手里只觉硬挺得很,像木头做的,上头还染着些许香气,不是常见的那些甜腻腻的香,而是一种清淡雅致的淡香。

姜映雪不太懂香,拿起来嗅了又嗅,也没嗅出个所以然来。

只得放弃。

她的目光落到上头的字上。

名笺这东西一般很少会给外人,所以大多都是亲手写的。

这就是裴公子的字吗?

不知怎地,姜映雪竟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越看越觉得这字自己应当是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