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民国深闺成物理学家(第2/5页)

周围几个研发人员不认识呈书,听赵博士竟然用这么夸张的形容词描述此女的时候,都惊讶得不行,偷偷拉着周围人问:“这个呈小姐是谁啊,怎么她一来加速器就能进展飞跃,有那么厉害吗?”

“你连呈小姐都不知道?”被问的人比问人的人更吃惊,“她可是赵博士在德国的好友,两人连同德国本地的物理学家们,完成了浓缩铀制程实验,还上了物理期刊的。”

问人的人是个新来的研究员,对同事过往的经历不算特别清楚,猛地一听这事,惊愕得不行:“真的吗?德国人竟然会让两名中国人参与这么重要的研究?”

“你这说法不对。”回答者表情自豪,说:“应该是这两位到底有多优秀,才能让德国人觉得研究没了他们不行。”

有赵博士的支持,呈书很顺利地进入到核物理研究院。

在那里,每个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研究核弹,壮大国家。为此,他们能忍受长期不跟家人、亲友见面,寂寞又充实地在这个单调简陋的实验室内,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加速器测试。

呈书也没有辜负她说的话,果真将德国先进的技术参数资料背了下来,并且准确无误地用在了实验上。

有她的到来,真真应了赵博士那句话——核物理研究进程往前跨了一大步。全研究所每个人都欣喜若狂,踌躇满志…

嗯,大概这个“每个人”中,不包含赵博士就是了。

原因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一是呈书和他们这些不修边幅的研究员不同,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这里,她都极其注意个人形象…就那种脱掉大褂可以上厅会客,穿上大褂可以安心研究的形象。

以至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政府那边都将穿旗袍做研究的呈书说成大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反过来还要多说一嘴他们邋邋遢遢,影响国家形象。

其中,赵博士首当其冲,生日那天还收到好几套西服作为礼物,寓意不予言表。

对此,呈书是真的有苦说不出。作为一个头顶摄像头的女主播,不注意点形象,直播间打赏都会变少,她还等着攒钱换一个光波枪呢。

二嘛…则是呈书的专业知识水平了。

第一天来研究所的时候,赵博士交予她一些近几年的资料,让她熟悉一下,没想到吃个饭回来一看,呈书就跟批改作业一样地在资料上画了好几个大圈和好几页大篇幅的红线。

“这里,算错了。”

“这里没考虑到风阻条件,需要多做一次实验再统观数据。”

“这里…”

赵博士奔溃,他好得也是优秀的物理学家,只是跟被德国人誉为物理机器的呈书比,要显得更人性化,更容易犯错一些,连忙抢过资料,说:“我的小机器人快去吃饭吧,这些让我自己研究自己改吧!”

直到这里,还算一切平和,直到呈书说出了那句,让赵博士一辈子难忘的话:“哈哈,错误那么多,我还以为我在北城大学给大学生们批改作业呢。”

竟然把他当成屁大的学生,赵博士恨啊!

至于第三嘛…就跟呈书的男朋友,德国外交部官员兼海军上校雷德潍有关了。

自从呈书被他们“关”进这个破房子里捣鼓核物理研究后,就没办法跟冯见面了,久而久之,德国人那边就有些按耐不住了。雷德潍仗着自己跟政府的人有联系,时不时就来打听呈书的情况。

要不是他拼死拼活跟政府那边解释:“他们这是爱情啊!”不然,肯定会有一场政治对峙无形发生。

当然,抱怨归抱怨,赵博士还是觉得呈书很懂事的——当她听说自己男朋友惹下大麻烦后,研究之余抽空找到他,两人也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总之,雷德潍加快了国内工作的进程,带着士兵和钨矿回德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