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护食 舒服吗?(第3/5页)

阿瑶啊了一声,歪着头看李淮修,“这算什么回答?”

李淮修只笑了笑,他说得是实话。他从小吃穿用度都是一等一的好,每日握着纸笔,有学士渊博的先生教他认字识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得比大部分的人要好。

“我那日见又许多无家可归的人,原本是徐娘子心善,叫他们悄悄住在院子里头,前两日就都叫人赶走了,也不知在外面会如何。”阿瑶确实可怜他们,但是她并没有权利把这些人都收留了,匀个住所还可以,可是吃穿冷暖之类的,管了一个就要管所有的。

要是中途管不好又放弃了,还不如不管。

李淮修拨了拨她的额发,语调很淡,但是莫名就叫人信服,“会好的。”

男人扶了扶她的肩膀,稍微离她远一些,语气很理智,“你要是想管,就先想好。”

阿瑶点点头,知道他也是愿意管的,女孩心里高兴,抿着唇就要说一些漂亮话。

李淮修就亲亲她,咬了咬她的唇,低声叫她不要说话了。

男人语气平静,“大白天的,免了吧。”

阿瑶原本没那个意思,到叫他说得仿佛十分不堪,女孩恼怒地锤了锤他的肩膀。

李淮修很轻地笑了一声,眉眼英隽又俊朗,顺势牵住她的手。

·

自从把永州的大部分兵力都收缴以后,李淮修部下不少人都按捺不住了,他们手里原本的五千兵,加上渝城的三千兵和永州的三万大军,完全可以实现先前的所有部署。

其实这比想象中要快许多,毕竟谁也没想到会从天而降一个永州王,上赶着做了散财童子。

李淮修也没有压着他们的意思,永州王又派了次信前来商讨,男人很痛快地就批准了。

永州王自然大喜,远远的一封奏折就递到了徐州,把那醉生梦死的元帝惊得吐了口血。

“这李淮修……”元帝惊疑不定,他叫来一个老太监,“你以前可听说过他的名头?”

老太监早年跟着他走南闯北,见过元帝许多阴私的事情,这会叫元帝一双猩红的眼睛看得两股战战,“奴才不曾听过。”

“或许是凑了巧,同那位公子姓了一个姓。”老太监犹疑道。

“古交之友……”元帝喘了口粗气,想起几十年前那个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

老太监勾着腰给元帝奉了杯茶,赔笑道:“那位都走了二十几年了,哪里能凭空冒出个子息来呢?”

元帝心里安定一些,他想起自己已经登基三十几年了,想要捏死一个年轻人简直易如反掌。

夜里,元帝叫来几个信任的大臣,把这奏折扔在桌子上,“说说看。”

元帝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这一点除了他自己怕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可是他毕竟久居高位,那种上位者的气势依旧叫几个大臣不敢抬头。

他们将这奏折传阅以后,不由暗自苦笑。元帝在京城时就已经许久都不理朝纲了,到了徐州更是放纵自我,整日沉迷寻丹问药,行宫里都是他在各处搜罗来的能人异士,搞的是乌烟瘴气。

而永州王这奏折写得十分明白,他将自己一半的驻军输给了一个名叫李淮修的后生,现在觉得永州兵力空虚,要叫元帝再给他拨些兵去,不然他是觉也睡不好,饭也吃的不香,怕是没两天就要为国捐躯,希望元帝可怜可怜他劳苦功高,叫他过个安稳晚年。

永州王的屁话可以不看,总之就两个字,要兵。

元帝自个都自身难保,缩在徐州生怕引人注意了。他心里也清楚,这天下已经名存实亡了,京城叫镇南王占着,出了徐州的地界,哪个地盘都已经不把他当盘菜了。

他哪里有兵去支援永州王,简直是胡说一通。

一种大臣唯唯诺诺,你说两句,我说两句,就是没人说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