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页)

“你想我为你做什么?”

秦澜摇摇头,“不需要为我做什么。”

秦清朝她笑,“那你以后跟着我吧,等你想到了答案,再告诉我。”

“嗯。”秦澜高兴地点点头。

胡爱华站在书房门口,小脑袋凑进来,怯怯道,“我也想跟着少族长,以后给少族长做饭。”

“那你要跟胡嫂子好好学手艺,做得不好吃我可不同意。”

“哈哈,我会好好学哒!”胡爱华蹦跳着跑进屋,“我今天做了凉拌水芹菜哟~”

三人一起尝了尝水芹菜,味道不错。休息一会儿,秦清打发她们出去,她要看书了。

秦澜走到院子里,回头朝屋里望,一个小小的姑娘,坐在她的小椅子上,捧着书看的入神!

秦家祖训说,达者为先,她不够聪明,那就站在聪明人背后吧。

胡爱华回头叫她,“秦澜姐姐,我们去山上采蘑菇呀!”

“你去吧,我要回家学习!”

胡爱华五官纠结,“我也想读书的,但是读书好难哦,我都记不住。”

秦澜摸摸她的小辫子,“你记得住菜谱吗?”

“记得住啊!”

“那就行了,你还记得族长说的吗?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饿不死。”

胡爱华认真道,“我以后跟着少族长,一定会吃香喝辣,饿不死的!”

秦澜哈哈大笑,“对的,爱华真聪明!”

“哈哈,我妈妈也夸我聪明!”

蝉鸣阵阵,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中午的气温越来越高,山腰上的野梅子已经可以摘了。

秦森带回来的十斤酒,秦清用了五斤做养身药酒,还剩下五斤,夏月准备用来做果酒。

初夏的早晨,夏月在家做早饭,赶早去地里锄草的秦森回来的时候,稀饭温热,正是好入口的时候。

“吃了早饭你去菜地里看看,这些天杂草都长起来了。我一会儿跟二嫂去山上摘梅子。”

秦森啧啧一声,“你们这些女人真会折腾,肚子刚刚勉强填饱,就要开始享受了。”

夏月白他一眼,“做出来难道你不喝?”

“嘿嘿,那必须尝一尝我媳妇儿的手艺!”

“哼!懒得理你,一会儿把碗洗了!”

“好好,我洗!”

夏月给女儿把煮鸡蛋剥好,“清清快点吃。”

“哦。”秦清不紧不慢地吃完早饭,去院子里溜达一圈。

女人们呼朋引伴往山上去,站在山脚下,还能听到一些大嗓门的嫂子们铜锣般的笑声。

秦家寨安居在山谷里,日子过的平淡而有趣,外面就没有这样的好光景了。

此时此刻,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及河北部分,内蒙古大部分、辽宁南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中部、黄河下游以南、华南大部分地区都已经陷入重旱!

炙热的阳光之下,河道干涸开裂,刚长起来的禾苗被晒得叶子卷曲,虽然现在还没到夏收的时候,但干旱地区严重歉收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干旱之下,粮食变得更加抢手,董大成这样有门道的人都再难买到粮食。

正在这着急上火的关头,董大成收到风声,他等的事儿要来了。确定消息真实可信,董大成二话不说,带着大儿子去拿粮食,他一咬牙,两百斤粮食撒出去。

第二个月,他凭借多年在船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压过一个二代,成为上海分公司的三把手!

他这一手入了不少人的眼,原来大家都把他看低了,这小混子摸爬滚打成老混子,还真有些藏得深的门道。

董大成第一天拿到任命书,下班的时候,一路上面带微笑地和同事们打招呼,谦虚地谢过大家恭喜之类的话。回到家里,关上门,痛快地哈哈大笑。

“我董大成也有今天!”

董刚是家里唯二知道内情的,他眼睛贼亮,“爸爸,秦大师真厉害!”

“哈哈,那肯定的!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叫大师呢!不行,我一定要好好感谢秦大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