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6页)

花团锦簇之间,却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

回到家,宁林把自己的想法和宁少源提了一下。

宁少源也翻了翻他的答卷。

需要写见解与论点的地方,他的确是挺不足的。

引经据典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

文词之间可见功底。

看完老大的,他又翻了翻老二的,好么,老二的风格与老大完全不同。

能简则简,能省则省,但是每一句话都能提到点子上,唯一的不足就是词语相当匮乏。

跟他的性格一样,略显急躁。

“你们俩要是综合一下就好了。”

老大的遗词用句分老二一些,老二的想法与点子匀给老大一些,应该就完美了。

可惜,这两人怕是谁也学不来谁。

“去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告诉你,凡是能中秀才的,都已经算是佼佼者了,有的人一辈子,都死磕在童生这一份上呢,而有的人,连童生都考不上,你若是明年能考上秀才,不论名次,以你的年纪,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如果,是垫底,您也不会觉得是我的错?”

“这等事情,有何对错?”

杨柳县总人口也就七八万,算是周边的大县了,不过每年参加县试的人数却不是最多的。

再加上两代帝王对于科举的改革。

已经不是起初那种只看文章的好坏而定夺的时候了。

据小道消息,从这一次县试开始,会逐步改革,朝廷想要的人才,再也不是那种单一的只会背书和写诗的了。

更多的是你的综合实力,所以宁林这种,除了文章分数可能会低一些,但是旁的分数却能提上去,综合起来成绩也是不错的。

被宁少源一鼓舞,宁林倒是下定了决定,明年去考。

宁少源的意思,过了正月初五两人就动身,到时候拿着举荐信,直接去报名,住处方面,宁少海上次回去,已经与王大老爷说好了。

就住在王家在县城的宅子里,刚好与王家的二个孩子一起读书。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果先生那里得不到答案,就找彭教谕,至于宁桃他也会写信让董教谕帮忙找个私塾,或者去县学蹭段时间的课。

出了书房,天空又飘起了雪花。

宁桃瞧见翠珠和柱子在二门外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而后喜滋滋的抱着一个大纸袋子往回跑……

宁桃戳了一下旁边的宁林,“闻到没有,糖炒栗子的味道。”

大冷的天,热呼的栗子香味一时散不了,宁林点头。

宁桃朝他眨了眨眼睛,“借我点银子,我去买两包……”

宁林:“……”

自打跟宁桃和好之后,他的小金库就日渐消瘦。

宁桃磨着宁林给他买了一些好吃的。

两人喜滋滋地边走边往回走,刚巧碰到刘家三兄弟来送年礼。

刘三看到宁桃顺手就从他怀里抢吃的。

看着他们家现在的宅子,一个劲夸道:“桃子,你们家现在这个宅子,比在新州的可气派多了。”

宁桃心想,这是知府住的地方,能跟知州住的比吗?

本朝等级不说多森严。

但是该有的规格,其实还是分得清的。

就好比,什么尺码的东西,知府能用,知州就不能用。

阳宅大概看不出,但是阴宅方面尤其明显。

好么,他现在已经变神叨了。

如今这宅子,据说是前任的前任曾经住过的。

那位大人清正廉明,在东临府做了几件大事,被调到了京都,可惜他太刚了,得罪了当时特别受宠的贵妃的哥哥,总之,被降级了。

至今还是个国子监祭酒。

不过,宁桃觉得,指不定人家更喜欢这样的悠闲生活呢?

说实在的,他就挺羡慕刘泊的。

有实力去当官,可我就不稀罕,怎么着都感觉是一种暗戳戳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