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诸事备起(第4/7页)

再加上刘元的亲笔书信,北境的所有兵马都是刘元的容军,至于所谓的官吏,半数以上都是刘元提拔的人。

贵族们这些年从刘元的手里得了不少好处,面对刘元也是恭敬,办事多思为刘元和北境。

因此大部分的人还是盼着刘元能好好地活着,平平安安安的活下来。只有如此,他们才能从刘元的手里取到更多的利。

与之而来还有刘元命人送来的信,推行平价盐一事该操办起来了。

天下再无异姓王,各州皆由朝廷直辖,那么只要兵马直到,他们便可以放心地操办盐田事宜,不过兵马最重要。

不二话是让武朝选一万兵马,直接领兵回长安,顺便也将书阁中的书全都带一份回长安。

武朝到长安的时候正好书阁建好,一车又一车的书拉着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更是到了西城,叫一群很少看到过书的百姓都震惊了。

刘元命人直接把早就已经印好的书都搬进书阁,本来贵族们都叫刘元的动作惊得不轻,看到源源不断的书运往书阁时,就算本来不知道这建在西城的大工程是刘元谋划的,到了如今也知道了。

有了云中的书阁和学宫,他们也能看出来刘元在做什么,只是刘元没有放出话,他们也不好在这个时候多说什么。

但是学宫建成之后,刘元开始做事了,在书阁成了之后刘元其实已经让人在办,只是一时没有成效,倒是没能引起贵族们的在意。

刘交家的几个孩子在跟着建书阁建学宫的时候,还有刘元给他们一本书阁办事指南,学宫办事指南。

一开始完全无从下手的人在拿到这两本东西之后,好学的人迅速上手,而且在书阁和学宫建好之后,准备上手的时候更是将事情办得井井有条。

当父亲的刘交每天看着几个孩子早出晚归,晒得都黑了,可是每个都是神色奕奕,条理越发的清晰,凡事都能说得条条是道,虽然自家的夫人抱怨女儿不像女儿,儿子也越发不像儿子了,刘交却为孩子的成长而欣慰,反而斥责了自家的夫人。

“你懂什么,无论是郎君还是女郎,学到了真本事将来不管在哪儿都不会吃亏,你只看到孩子们黑了,只看到他们辛苦,却没有看到他们的成长?建书阁也好,建学宫也罢,都是利于千秋的大事,他们能出力尽心,将来必为人所铭记。”

刘交家的夫人看着刘交板正一张的严肃样儿,再也不敢说出一句不好听的话,只是捉住时机和机会地拼命给儿女们补身子。

吕媭也领着儿子上门来,本来在吕家设宴的那日,刘元就有意说动吕媭做一些事,还要教吕媭家的小子学武,却因为刘元差点死了而将事情搁置。

眼看着刘元再一次闹腾起来了,吕媭想着刘元的身体应该也恢复得差不多,便带着儿子上门来了。

“姨母恕罪,那日倒是把姨母和阿伉忘记了。”刘元一见吕媭上门即与吕媭赔罪,吕媭挥手道:“我们自家人还说这些见外的话,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看着你现在安然无恙我也就放心了。”

放心是真放心,至少刘元看起来总算有些血色了,想她在刘元于宫中养病的时候也曾进宫看过刘元,那时候的刘元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惨白无血,就好像随时都可能死去。

吕媭看了几次,每一次看完都是偷偷抹着泪,知吕雉本来就挂心,更是不敢在吕雉的面前露出半分来,现在好了,看着刘元气色好了许多,她真高兴。

“阿伉。”刘元冲着虎头虎脑的樊伉招招手,樊伉摇着头惋惜地道:“表姐一身的好武艺,可惜了。”

“你这臭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吕媭不客气地给樊伉一记后脑勺,樊伉倒是习惯了,“阿娘与阿爹时常叹息,怎么许你们叹,不许我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