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不收也得收(第2/8页)

可是刘肥此时是闭了嘴,却不代表他放弃了,养孩子什么的,虽然他能让人生,可是他不会养,为免将来负担越重,还是应该让他们自己把自己养起来,等他们将来长本事,最好把他也给养了。

想他这一辈子,从前是亲娘养着,后来最难的时候都是叫刘元给养好,再往后亲爹成了皇帝,亲爹给养,想找刘盈来养他是不可能的,吕雉都不会答应,可是指望儿女是绝对可行的。

可行之下的前提是他的儿女得有本事,出息才行。

他都是一个没出息的人,想让他教出有出息的儿女来也不可能的。思来想去还是只能指望刘元,故而,好不容易找到机会见刘元,必须得求求刘元。

没想到刘元难得的坚定拒绝,怎么都不肯答应,想说服刘元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是要再想办法。

刘肥暗暗打定主意,倒是刘盈提起了今天让他们来的主要目的。吃了半天的酒宴,说了半天的闲话,也是时候说重点了。

“早朝上有人提到朕登基之后分封诸侯一事,为大汉长治久安,朕否决了此事,也提出了无功而赏的话来。你们都是朕的兄弟,朕想你们也是愿意为天下人做表率的,毕竟阿姐得封是因阿姐的功劳,你们若是将来也想为王,便做出一些实事来。”

“你们随先生读书识字,比起许多人来不知要好多少,朕希望你们都能认真读书,读好了书才能与民出力,为大汉出力,立下功劳朕必不会吝啬给你们进封。”

意思倒是说得很是清楚,分封一事在他们没有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想要封王就得凭本事,谁有本事谁就封,可是就算是封王,他们还能像以前的诸王那样有封地?

当然是不可能会有的。刘盈在早朝上都说得很清楚分封一事的弊处,天下大乱之始也。

刘邦自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想尽办法除掉异姓王,就为一统天下,不让人再分裂大汉,有与大汉争天下的本事。

异姓王是患,同姓王就不是了?

患无关姓氏,手里有地,有钱,有兵,早晚有一天他就不会屈居人下,就一定会反。要不是刘邦的日子不够,其了诸侯国都解决了,现在这些问题还在,也等着解决。

旧的问题没有解决前,不想大汉再起战乱,不想大汉再分崩离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封王,不,应该说王是要封,可这个王可以参与朝政,却不能拥有封地。

王再大也大不过天子,天子就该是一呼百应,绝无可能叫人危及。

刘盈只是将他的决定告诉他们,并不是在征询他们的意见,一个个都其实都清楚,因此没有一个人敢说反对。

心下不管是怎么想的,面上都得装作听进去的样子,只管与刘盈笑了笑,“陛下怎么说就怎么样,我们没什么好说的。”

哪有什么可以说的,他们现在的生死都是刘盈一句话的事,而且有刘邦的遗命在前,要是刘盈想要动手,连帮他们说话的人都没有。

刘盈看过他们的笑,心知这其中的笑意并无几分真心,只怕心里不定如何骂着他。

可是身为大汉的皇帝,却也得以大汉为重,而且刘元说的无功而不赏也没错啊,怎么能因为他们姓刘,有一个当皇帝的亲爹就可以成为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想要有权有势,就应该像刘元那样凭着自己的双手,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做起。

想当初刘邦和刘元要打下大汉的天下是有多难,难道现在让他们倚着最好的环境而立下功劳会比他们更难?

刘盈的心里在想着,面对他们勉强的笑容也是不以为意的,反正无论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对他还是只能笑着,他也不必太苛刻不许人家心存不满。

“我与陛下都等着你们读好了书,为大汉立下功劳,如此为你们设下庆功宴。”吕雉端起了酒与他们敬一杯,没人敢不端杯,只能是带着勉强的笑容,与吕雉和刘盈举起了杯,不管将来有没有庆功宴,还是先谢过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