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陛下该防的是谁?(第3/8页)

尤钧第一个否定了刘邦要杀刘元的可能,咄咄逼人的人,尤钧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阁下,难道陛下有没有吩咐廷尉府查案需得告之天下?”尤钧也不傻,情况复杂,稍有不慎还会引得整个大汉动荡,尤钧才不会傻傻的直接回答问题。

曹参也在这个时候开了口,“陛下做没做何事,并不需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也不需要让我们当臣子的都知道。”

理是这个理,本来因为有人提出刘邦或许就是动手对付刘元的事让一些人的怒意达到了顶点,却也叫尤钧和曹参的话给泼醒了。

事情不太对,刘邦如果当真要对刘元不利,以刘元手握之权势,刘邦就算要刘元死也一定会做到悄无声息,况且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是刘邦在刘元出事之后立刻传太医还有琼容与张良进宫救治刘元,若是真想要刘元死,何必还让人治?

“陛下,臣一时心急而失礼,请陛下恕罪。”弄不明白事情的经过是怎么回事,心急之下而失了分寸,乍然听到刘邦可能会杀刘元,反而忘记或可能中了旁的计。

冷静了下来立刻明白事情不对劲,也就马上与刘邦赔罪。

萧何和曹参都暗松了一口气,知道内情的人最不希望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和刘邦正面对上,没有人追问刘元为何而出事,于大汉有利。

至于吕家,吕家下狱,能不出来,就看刘元能不能醒来了。

刘邦本来一肚子的火,尤其臣子咄咄逼人更叫他生气,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不肯松口的却改了口,一再与刘邦告罪,也指出自己只是一时情急才会追问刘邦,并非有意冒犯。

当然,曹参和尤钧两人的接连二问也让刘邦听着暗松了一口气,是啊,他是皇帝,他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须得与他们报告?

他们做事要向刘邦报告,可是刘邦做事却不需要让他们都知道。

官大一阶压死人,更别说刘邦是皇帝。

“看在你心急的份上,朕便不与你计较你的失礼了,往后不可再犯。”刘邦叮嘱,进言的臣子感受到刘邦紧盯着他的目光带着冷意,心知刘邦半点不希望提起刘元的事。

心下暗叹,或许传言是真。

刘邦道:“朕会给你们一个交代的,不必你们追着问朕是不是杀害元儿的凶手。现在朕的心里再也没有比元儿理来更重要的事,在此之前,你们最好都安分一些,不要再说出叫朕不高兴的话。”

方才刘邦不想多说,只是告诉他们自己自有主张,可是却叫人不服,眼下刘邦一句有言在先,叫他们莫要再惹得他不高兴,下面的人却再也不敢多说话,只管与刘邦作一揖,“诺。”

刘邦要是不高兴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几乎想到了各异姓王的下场,还活着的现在是有几个人?

一个是韩信,一个是彭越,还有一个长沙王。

不,长沙王也不是长沙王了,在有彭越自请为侯之后,长沙王也是有样学样,眼下也是将封地上交朝廷,而且自请为侯。

刘邦杀人的杀人,贬人的贬人可见让他不高兴的下场并不好,他们难道以为自己比诸侯王厉害?

不,他们手里可是没有兵的,就算他们自认为姻亲众多,可能到时候求情的人是多,却不足以叫刘邦忌惮,因此而饶过他们,所以,不能太正面与刘邦对上,要对付刘邦,要想尽办法叫整个天下因为刘元了而大乱,其实还是有办法!

刘邦不知下面的人都打起了什么心思,此时此刻,刘邦从朝中出来,二话不说地往椒房殿去,进来就闻到一股血腥味,刘邦是抬头一眼看了过去,只见几具尸体就放在正殿门前。

“陛下。”刘邦站定了,跟在他身后的人,连着着周勃都行了上来,连忙与刘邦见礼唤着一声。

“怎么回事?”闻到血腥味,还看到了一个个皮开肉绽,气若游丝的人,刘邦即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