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请太子参政(第4/8页)

“太子不小了,想当年父皇十四岁的时候已经在做什么了?”刘元并没有以自己为例,她自己就是一个例外,也不适合拿来提醒刘邦。

“身为大汉太子,对天下事,对天下人一无所知,如何帮着父皇治理天下,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不说什么让刘盈自己治理江山的话,而是帮着刘邦。

年纪越大的人越是怕死,更别说刘邦眼下有病在身,一直养着没能养好,刘邦的心里便没有一点其他的想法?

想让刘盈参与朝政,可是也绝对不能让刘邦反感。

一个合格的太子,在皇帝需要的时候才会帮着皇帝处理一些事,虽然大家都知道太子将来肯定是要继承皇位的,可是于上面还坐在皇帝位子的人来说,让太子继位就是想要盼着他死,刘邦能想死?

话得要会说,虽然都是同样的意思,换一个方式说出来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如刘邦只是诧异,却没有任何的不满。

“臣附议。”作为一个太子怎么能不会治理天下,又怎么可以对天下事一无所知?

让刘盈在刘邦还活着的时候多学着点,有利而无害。

故而朝廷大半以上的人都表示同意,刘邦也想到了自己在刘盈的年纪都能干什么,那个时候是……

并非是太好的事,刘邦让自己打住,不过同样也觉得不能再让刘邦留在内宫读书了,不开始参与朝政,不知道朝中的事,他怎么当这个太子,将来又是如何治理天下?

虽然刘元没有明说,但是刘元的意思刘邦也知道,他自己身体的情况自己清楚,将来的天下始终是要传下去的,刘盈行与不行总要试一试,若是行自然极好;反之也能趁早准备。

算盘打得很是响亮,因此刘邦扬声地道:“好,从明日开始,许太子入朝参与政事,这一开始,让他跟谁学习?丞相?”

刘邦喃语了一句,三公九卿的位置他都想了想,最后落在丞相府那头。

萧何待要作声应下,可是刘元却摇了摇头道:“孩儿以为太子最开始学的东西并不该在丞相府。”

去丞相府能学到什么?学萧何如何处理朝事?别逗了,让刘盈跟萧何学,还不如直接跟刘邦学或是刘元直接教就算了。

“啊,那依你的意思让他去哪儿?”刘邦卡了一下,没有想到最是反对刘盈往丞相府去的竟然会是刘元,想不到,想不到。

“暂时与京兆府学个一两个月如何?”刘元笑眯眯地迎着刘邦而问,刘邦卡了一下,“学断案吗?那还不如去廷尉府。”

话接得极是顺,刘元道:“廷尉府是会去的,却不是现在。”

……就是随口说的一句,刘元真有如此念头?

刘邦看着刘元带着询问之意,刘元却是认真地点了点头,“父皇,县令虽然官小,却是与百姓最亲近的,京兆府尹管的是长安的事,鸡毛蒜皮的事确实不少,往京兆府尹去,正好让太子看看百姓的问题是什么。廷尉都是大案要案,离得百姓有些远,太子一下子往廷尉府去,怕是适应不住。”

某位廷尉一眼瞥过刘元,对于她这么清楚自家弟弟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表示一下赞赏的。

刘邦一想也对,可是……

“太子是要治理天下的人,跟着京兆府尹学着管鸡毛蒜皮的小事,难道还想让太子将来做着京兆府尹的事?”

刘邦还没把心里的话问出来,倒是有人说了。

“帮父皇治理天下就是治理天下百姓,能管得百姓的人,必然也会懂是如何当好一个太子。小事?朝廷的官品虽有分阶,然各司其职,每一个人都重要,听你的意思却是不以为然。我却觉得一步一步的做,以够当好京兆府尹是开始,三公九卿之位,太子就算不是全通,至少也得知道是怎么回事。没得一个鸡蛋值颗珠子的笑话也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