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请罪(第3/7页)

刚知道刘盈还是不错的,要是刘盈就死在了匈奴人手里,谁都舍不得。

刘邦听说打了胜仗本就开心,得知刘盈也好好的,更是连声叫好。本来刘太公去世当孙子的理当守孝,但想到刘元教得刘盈极好,故而才将刘盈送往云中交给刘元继续教导。

“合云中百姓一力杀敌,可是,怎么杀的?”刘邦想着刘元领着那点兵,连匈奴的零头都不到,云中的百姓,那都是寻常的百姓,凑人数是凑人数,他们还能与刘元他们一道上阵杀敌?

“陛下请看。”萧何看着上面洋洋洒洒的文字,可以感受到此战的凶险,刘元能赢,不知费了多少心力,又做了多少准备。

刘元能赢,全歼匈奴的兵马,赢得不轻松。

刘邦赶紧接过来一看,看得刘邦都热血沸腾了,没想到仗还可以那么打的,好,好!

事情经过都写清楚了,请功名单也附在下面,还有戚触龙做的事,刘元一点不加,一点不减的写清楚了,刘邦在看到密诏涉露,戚触龙更是临阵而逃时,眼中闪过怒意却又很快地恢复了。

“有功之士,一律重赏,就按元儿说的办。”本来以为云中这回要尸横遍野了,现在也是尸横遍野,可却是意图想要踏平云中的匈奴人,如此反转,看以后匈奴人还敢不敢入大汉杀我百姓,掠我财物。

云中的胜利让刘邦压抑多年的气都散开了,所有有功的人一定要赏,萧何立刻去办,至于后面刘元提起的戚触龙,刘邦此时没有提,想来那样的一个人,刘邦也不会放过的吧。

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先送了回来,戚触龙还要慢一些,而等他回来时,几乎长安的所有人都知道,在刘元这位公主还带着人马与匈奴展开殊死搏斗时,戚触龙这个相国已经怕死的跑。

谁不讨厌叛徒,刘邦自己也讨厌,这是大汉的江山,刘邦是最希望大汉江山可以长久的人,戚触龙是他派过去监视刘元的人不假,但是并不代表他可以接受戚触龙成为一个临阵逃脱的人。

戚姬哭着与刘邦求情,道是戚触龙只是一时糊涂,并不是有心的。

“不是有心的都跑了,若是有心的,是不是该杀了元儿,投靠匈奴?”刘邦直问于戚姬,戚姬连忙地道:“不,陛下,妾的兄长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请陛下明查。”

刘邦道:“明查,朕现在不明查吗?他跑了是真的,没有任何的人逼迫于他。他根本不需要上战场,可是匈奴人才一进城他就跑了。”

“若是殿下将计划告诉兄长,兄长必不会跑。”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戚姬竟然还怪起刘元来。

“笑话,就算换了是朕,朕也不可能把计划告诉你的兄长。更何况是元儿。或许朕更该问,朕的密诏为何匈奴人会知道?”刘邦的话锋一转,戚姬一顿。

“难道密诏自己会说话?”面对戚姬的反应,刘邦再问,戚姬道:“或许,或许是公主殿下的计谋。”

一提到刘元,刘邦倒是不说话了,刘元用计非常的有可能,毕竟到了最后都是靠刘元用计,否则云中定是不保。虽说刘元提到这一句,却也没有多少。

戚姬好似找到了救戚触龙的办法,“或许一切都是殿下的计谋,殿下是故意用计来诱惑我兄长,让他在不知不觉得中中了殿下的计。”

“朕倒想听听你说,你的兄长是为何而逃的?”刘邦带着玩味地看着戚姬,好似在看着一场笑话,让戚姬的心悬了起来。

旁的事刘邦都可以不计较,但是涉及大汉江山的大事,刘邦是一个威胁到他的人都容不下。

戚触龙恰恰就是犯了这一条,戚姬想要为戚触龙说情,怎么说?

“兄长,陛下就不能饶了兄长这一回吗?兄长只是初犯。”再多的辩解都是没有用的,与其辩解,不如直接与刘邦求情,让刘邦可以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