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跃然纸上(第2/7页)

总觉得后面一句才是刘邦想说的重点,刘元只管露出一抹笑容,奉承冲着刘邦道:“父皇圣明。”

听着刘邦只觉得牙疼,每回被刘元夸都没什么好事,次次如此。

“皇后带盈儿下去吧,朕有事跟元儿商量。”

宫人的事刘邦哪怕不太想却也得为了大汉的江山去做,这就是刘元敬刘邦的地方,因为他分得清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就很不错。

还真是有事要找刘元才来的吕雉宫里啊,刘元忍了又忍才没有翻白眼。吕雉却分外优雅地起身,带着刘盈一道告退了,刘邦朝着刘元招了招手,刘元虽然奇怪刘邦有什么事,却还是听话的上前去。

“你那纸的制作复杂吗?”刘邦小声地询问,刘元摇了摇头,“并不复杂。”

刘邦立刻道:“就算不复杂也要让人觉得复杂。”

四目相对,刘元岂会不明白刘邦话里的意思,刘邦道:“你昨天才弄出来的东西啊,今天已经有不少人旁敲侧击地问起我了。”

刘元道:“父皇并不知道,他们问来又有何用。”

“就是,我都告诉他们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可他们不信啊,非追着问我你是什么章程。”

“父皇不生气,不骂他们?”刘元对刘邦竟然还被人问着这些事好奇的啊,诧异地询问刘邦是什么打算?

刘邦道:“朕什么话都不用说,只说朕不知道就行了,任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朕也是三个字,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的,那也很气人的好吧,刘邦看着刘元,“你又是什么章程?”

刘元早就准备好了,一叠东西给刘邦呈了上去,刘邦一页一页的看,完了问道:“你是打算在长安办成?”

“父皇的意思不希望在长安?”刘元反问,刘邦道:“天下初定还是以稳为主,长安太扎眼了。”

“若是如此,往北地一弄,功也罢过也罢,都会算到我的头上,父皇三思。”刘元还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刘邦不想沾事,但是后果刘邦也得清楚,免得到时候为此找刘元的麻烦。

刘邦道:“你的功你的过不在长安就与我无关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元也不妨说得更直白,“父皇清楚,这件事依孩儿的意思是让父皇你来办,那么一切功过都会记在父皇的头上,可是去了北地由我来办,这一切就只能归到我的头上。父皇当真想好了?”

丑话说到前头,别到最后还怪刘元功高盖主,她已经一直都在收敛,难道刘邦看不出来。

刘邦道:“无妨,你与旁人不一样。”

“父皇。”听着这一句刘元也不知道刘邦到底是听进了她的劝告还是没听进去,再一次唤了刘邦。

刘邦道:“你是个有分寸的孩子,至少到现在为止你都有分寸,往后也希望你能一直这样的有分寸。所以朕可以给你更多。”

刘元受这赞着有分寸啊,便也不再推辞,“诺。”

“那你尽快把长安的事情办好,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北地,朕等你的好消息。”刘邦说着将刘元递上来的纸字都揣进怀里,这便要带走的意思,刘元即与之作一揖,“诺。”

刘邦离开了,刘元送着他出来,目光落在了席寒的身上,席寒抖了抖,刘元却又收回了目光走了回去。

“你父皇与你说什么了?”吕雉安顿好刘邦,听说刘邦走了即进来问起刘元,刘元笑着摇头道:“没什么,就是让我早些回封地而已,他知道封地的事情多。”

“虽说诏书已下,天下人都知道你与留侯订了亲,可是三书六礼一样都还没过,这个时候怎么能让你回封地?”吕雉一脸的不同意,三书六礼,这是规矩,再是寻常的人家也得先把这些流程都走完。

“那就烦劳阿娘派人往留侯府说一声,让留侯尽快把前面能办的事都赶紧办了,我还能多留几日。”刘元一个女儿家不能出面,这件事只能是吕雉或是刘邦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