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无耻之徒(第3/8页)

刘元的话音刚落下,乡长和里长都带着诧异地看了过去,乡长连忙地道:“殿下有何吩咐只管说,我们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村中如今还有多少人口?”刘元询问着,乡长看向里长,他只知乡中的人马,并不太清楚村里还有多少的人。

乡长答了刘元一个数字,刘元一叹轻声,“仗打得人都没了。”

什么事刘元都能想办法缩短的时间办好,可是没有人的事如何也是急不来的啊。

“殿下何不将军中一些将士放归?”孟非适时的给刘元出了主意。

刘元又怎么会没有这样的念头,然而天下说太平也算不上太平,更还有匈奴虎视眈眈,刘元把兵全都放跑了,谁来守卫家国。

可是这么少的人,全都放在军中,要是再这样下去,这天下真得空了。

“我即上奏朝廷,让朝廷裁兵,老的小的都放他们归乡,军中若是思乡的将士,也许他们归乡探视。”刘元沉吟了半响还是想出折中的办法,凡事总是有舍有得,只盼着人口能慢慢的兴旺起来。

“军中的将士多是并无嫁配者,殿下也要想想办法。”刘元想要人口,想要人多起来,放人有放人的办法,就算不放,军中的一群光棍,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寻老婆。

孟非正是这样的意思,提醒刘元一句,等着刘元反应过来。

“哪里来的那么多人一下子婚配将士。不,有人的。”刘元一开始把孟非的想法给否了,可是随后又反应过来了,其实他们是有人的。

孟非其实也头痛人的问题,但是看起来刘元已经想清楚了人从哪里来。

“殿下指的人是从哪里来?”孟非怎么也想不到刘元说的有人是哪里来的人。

“此事往后再说,我会一道上奏。”身为皇帝的女儿就是有那么点好处,有些事做起来方便的许多,这也利于刘邦笼络人心。

“召村中的百姓前来,我有些话要跟他们说。”刘元心里几个主意冒了出来,越发显得胸有成竹了,朝着里长让他把人都叫出来,刘元有话要跟村里的百姓好好地说说。

“是。”刘元一直都很客气,加之刘元先杀了匈奴的一位单于,秦地多年皆与匈奴交战,要说最恨的就是匈奴的进犯了。能杀了匈奴的单于的人,秦地的百姓无不敬之。

里长敲锣打鼓地把人都叫了出来,刘元更清楚的看到这样一村的人并无强壮的青年,有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还有妇人。

“诸位有礼。”刘元上来先朝着下面的人作一揖,倒叫一群突然被召来的人甚是受宠若惊。

在他们的印象中,哪怕就是县令来了他们村也是趾高气扬的,哪里会像刘元这样对他们恭敬礼遇。

“这些年天下大乱,辛苦诸位了。虽说中原战乱已平,然匈奴之患还在,所以士兵们暂时是不会尽放归乡,不日我会上奏朝廷,军中有老有幼者,将他们放归乡来,而其他的将士也会让他们陆续归乡与家人团聚,虽不能长长久久,也慰天下百姓思乡思亲之苦。”

刘元话音落下,一群百姓听得既是惊喜也是盼望,“公主殿下说的是真的?”

“真的,想来朝廷很快就会给出结果。不过,在将士归来之前,我们也得想想明年的口粮应该怎么办。”刘元笑着冲着下面的百姓说话。

“这么多年战乱,人空了,地也荒了,我会带着将士们把田都重新种起来,也会让将士们帮着忙修渠引水,以保来年的收成。”这会儿春耕早就过了,就等着秋收了。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一年又一年。刘元有些感慨,却又迅速地回过神来,“我们可以苦一时,可我们不能苦一世,我们就算苦了自己,那也不能苦了我们的后世子孙。”

古往今来皆重传承,后世子孙于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念想,让后辈过得更好,也是他们的念想,刘元将他们的念想都道了出来,就是想让他们都跟她一条心,为着将来努力奋斗,也能最快地接纳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