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为臣为君(第3/8页)

“父皇欲置墨家人于死地,为的就是出一口心中的恶气,孩儿也知道父皇需要出一口气,但留着这几个墨家的人,让天下人都看到只要是有本事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父皇都能原谅他们,只要他们一心为大汉,为天下尽心尽力。父皇知道这样的讯息一但传了出来,将来又会多少人争相为大汉效力?”

“文臣死谏,武将战死,这都是最高的荣誉。旁人尚能不畏死也要劝谏父皇,我既是父皇的孩儿也是大汉的臣子,更该一力劝阻父皇,请父皇三思而行。”

张良一开始没有说话,看到刘元说得义正辞严,神情皆是大义凛然不畏生死之色,亦心生敬意。

“陛下,公主言之有理。陛下纵怒也请陛下念及大汉的江山,思天下贤才,饶过墨家的众人。”张良终还是站了出来帮着刘元一道劝了刘邦,说罢竟然也要捋起袍子与刘邦跪下。

“子房使不得,使不得。”刘邦一看张良行此大礼,连忙上前先一步将张良扶了起来,像张良这样的人是不会跪人的,除了登基大典那一日得张良且跪,这么多年刘邦还没得张良跪过。

一看张良竟然也要跪着劝他,刘邦虽然满心的怒火却也散去了许多。

刘邦纵有千般的不是,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他能听进旁人的谏言,旁人无论说什么只要有道理的他都愿意去听。

不听刘元的话,不过是因为在刘邦的心里,刘元的谏言并不让他觉得有理。

刘邦对张良和对刘元的态度,刘元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她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感慨这人啊,难道相差几岁的距离就那么大,看看刘邦对张良言听是从的样子,刘元都酸了。

“子房也觉得元儿说得有理?”刘邦亲自将人扶起来了,还不太确定地询问张良一句。

“陛下相信臣,臣也不敢欺瞒陛下。公主殿下所言有理,墨家的人杀了也就杀了,大汉不畏与墨家结仇,但是让人活着既能让他们为大汉尽心,还能让天下知道陛下的仁义,知陛下是个能容人的帝王,这对大汉能够收拢得更多的人才百利而无一害。”

话其实和刘元说得差不多,架不住刘邦能听得张良的话,就是听不进刘元的话啊!

刘邦想了想点点头道:“好,子房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叫刘元听着是差点没忍住翻起了白眼,好在这会儿她还跪着,而且刘邦也没叫她起来,她还是安份点。

“人交到你手里饶他们不死,你也告诉他们,让他们最好安分守己些,如果他们再犯,必以诛之。”刘邦都认同张良所言,回头朝着跪着挺得背直直的刘元丢下这一句。

刘元一点都不想揪着这件事究竟是谁说服的刘邦,只管应道:“诺。”

“此案,公主殿下明面上不要查,暗地里最好也不要去查。”张良那么当着刘邦的面和刘元吐了一句,刘邦看了看刘元,也立刻地接上话道:“对,你别查,朕都不让人去查了,你也不许去。”

“诺。”刘元一副乖巧脸地冲着刘邦吐字,刘邦很是满意,张良却微蹙了蹙眉,眼睛都不眨地看向刘元,刘元注意到冲着他笑了笑,张良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

“陛下若是没有其他的吩咐,臣先告退。”张良决定不再跟刘邦对上,只与刘邦请退。

“没事,没事了,子房回吧。”刘邦挥手,张良朝着刘邦再作一揖,临退出去前不忘与刘元颔首,刘元也与他颔首,张良这便出去了。

等着张良一走,刘邦已经走到刘元的身侧道:“把这件案子查清楚了。”

刘元都为着这件事跪到现在了,也不意外刘邦会这样吩咐,倒是吐道:“父皇不是知道拥有流荧服的人家都是什么人家后,为了不引起朝中动荡所以决定不再继续查这个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