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封王?(第3/8页)

“刘元。”来人喃唤了一句刘元的名字,刘元朝他作一揖道:“正是刘元。”

“你杀了霸王也该听说了我们举城不愿降汉的事情,怎么还敢到这鲁县来?”县令瞧着刘元目光透着不善地询问。

刘元道:“我为何不敢。我与项将军之争乃是天下之争,更是你死我活的必然局面,非是他死就是我亡,本无对错,我自然敢来。至于诸位不愿降汉,我此来正是因为想听听诸位为何不愿降汉?想必诸位为我解答之前一定不会动手。”

一眼看过在场的人,刘元很是笃定。

县令道:“你想知道我们为何不愿归附?”

刘元朝着县令再作一揖,“愿闻其详。”

不得不说刘元的姿态做得极好,县令道:“我等皆是霸王的子民,今主身亡,未见旧主,不能祭拜旧主,自当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如此而已。”

刘元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答案,听着抬起了头轻声地道:“我今至鲁县,项将军的棺木将即,我欲将项将军的棺木运回彭城与范增先生一道下葬,今先于鲁县设下灵堂,供诸位以拜之,诸位以为如何?”

不降只为守忠义者,刘元一向尊重。

“范亚父的棺木置于多时了。”刘元提起了范增,他们当然也知道那一位,轻轻一声长叹,颇是感慨。

“范先生对项将军的忠义与诸位一般,刘元敬范先生,也敬诸位。礼乐崩坏,天下之人只论成败而不论忠义,尔等能为项将军守节,项将军在天之灵必感于诸位这份心意,再无遗憾。”

项羽这一生活出了他自己想活的样子,最后那一句他是死在自己手里也是他最后的骄傲了。

“请诸位与祭项将军,请位可愿?”刘元再一次扬声地询问他们,想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祭奠项羽。

“愿意,愿意!”他们就是为了项羽守到现在,怎么可能会不愿意。

“琼华,你去见过夏侯将军,请他将项将军的棺木运入鲁县。”

琼华朝着刘元作一揖表示听见了,立刻就往城外而去。

县令看着刘元说做就做一点没有糊弄人的意思,朝着刘元作一揖道:“小娘子与霸王之间争得你死我活,最后还能为霸王留得一个全尸,我们谢过小娘子。”

刘邦要杀项羽之心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哪怕项羽死了,也多了去的人想将项羽分尸以立功,可是刘元却将项羽的尸体留得好好的,他们未偿听闻刘元割下项羽头颅,想来项羽的尸身是完好无损的。

“争得你死我活只在立场不同,死者已矣,什么恩什么怨都该一笔勾销了,我敬项将军一世英雄,纵然天下不知多少人恨毒了项将军,他也还是有情有义力能举鼎的英雄。”不能否认项羽有很多缺点,但他也同样有着很多的优点,刘元不会全然否定了项羽。

“多谢小娘子。”县令最后还是朝着刘元道了一声谢,谢过她最后为项羽做的这一切。

刘元的目光更多的看到他们身后的百姓,他们都跟着县令朝着刘元作了一揖。

鲁县的事很快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既然都让他们祭拜项羽了,再给元儿一道诏书,封项羽为鲁公,以公之礼葬还彭城,范增,范增一生忠心,一心只为项羽谋划,便封为义侯。”

一个义字就跟如今的鲁县对上了,同样是对鲁县百姓的极大肯定。

诏书用着最快的速度送到刘元的手上,正好项羽的棺木刚到鲁县,百姓打开了城门纷纷跪迎项羽的棺木,同时灵堂早已设好,看着县令带着那么多的百姓与项羽跪下行祭,刘元道:“项将军若是真能在天有灵,看到百姓如此必也能死而无憾了。”

一城的百姓不畏死地要为他守节,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愤不服的?

待他们行祭之后,刘元拿出刘邦让人传来的诏书,“汉王诏令,封项羽为鲁公,以公礼还葬于彭城。范增忠义不二,封为义侯,与鲁公一道葬于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