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3页)

“那是改变了我一生的课,我至今仍然能记住那节课的细节。”

“其实季柯老师和沈凌老师两个人当中,季柯老师的学识要更高一些,也不知道为什么,季柯老师明明是学音乐的,但是理工方面就没有他不擅长的。因为他更厉害一些,所以平时讲高年级的课程都是他来。”

“沈凌老师呢……她也很厉害,她可能在知识储备这一块儿会比季柯老师差一点,但她很会讲课,所以他们两个人整体是分不出高下的。”

“本来的课程任务分配是季柯老师给高年级讲课,沈凌老师给低年级讲课,但是那天的公开课,讲课任务全部由沈凌老师来完成。”

“其实在那节课之前,我和村子里的所有人都觉得,沈凌老师不教高年级是因为她教不了,没那个能力。”

“但是上了那天的课我才知道,不是沈凌老师教不了高年级,而是季柯老师教不了低年级,他不太会跟小孩子沟通。”

“沈凌老师给我们讲课,让我们很惊讶,原来我们一直瞧不起的女老师这么厉害。”

“在我们产生了这种思想以后,沈老师又给我们举了很多杰出女性的例子。”

“古今中外,尤其是民国以后,优秀女性辈出,包括当时的杰出女性。”

“我真的,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听到那些成功女性的光荣事迹时那种激动亢奋的心情,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重男轻女不是理所当然,原来女性真的可以很优秀,原来女性不是菟丝花,我们真的很坚韧。”

“没有人会愿意天生平庸,我也不愿意,是因为古旧的思想束缚着我,所以我一直会有认命的感觉,总觉得女孩子么,迟早是要嫁人生子的,生育就是我们的价值。”

“但是那节课,让我心中只有一点萌芽的理想,一瞬间变成了参天大树。”

“我的那些在大家看来是折腾的理想,应该被实现,就算我是女孩子,也该被实现,因为有那么多女性都折腾成功了,我也可以。”

“活生生的例子,站在我们跟前的沈凌老师不就是努力坚韧的优秀女性么?”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听完那节课,我爸我妈也很动容,但是他们也是,被旧思想束缚。”

“他们对自家女儿成为杰出女性抱有期望,又担心让女娃读书是不对的。”

“大概是当时看出了他们的犹豫吧,季柯老师就过来问我想不想读书,我说想,然后他又抬头,很认真地对我爸妈说,他说你看,你家的女儿说她想读书呢。”

“那一瞬间,我看到我爸我妈都红了眼眶,他们就同意我读书了,被同意以后我也红了眼眶。”

“那时候我还小,不懂那么多,但我脑子里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事不再是男孩子才有的专利了,真好。”

说到这儿,赵秀玉摸了摸湿润的眼角,身边又助理贴心的送上纸巾,她擦了擦眼角的泪痕。

记者见她状态恢复,采访继续。

后面记者又问了她一些关于她现在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进入外交部、初次代表外交部发言是否会紧张等等等等。

赵秀玉都一一回答了。

采访快结束时,主持人又问了一个问题,是关于她以前,关于莲花村的。

【提问:我的一些朋友,也都采访过一些杰出人物啊青年才俊啊什么的,发现其实有很多寒门贵子都是出自莲花村,而且都是季柯和沈凌两位老师的学生,比如中科院的博士莫金贵就是其中之一,我想问问为什么你们都这么优秀?】

赵秀玉笑了,“寒门贵子不止我们莲花村有吧?感觉支教事业发展至今,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好像都会出那么一两个杰出人物。”

记者:“但是感觉你们村子里的人尤其多。”

“嗯……”赵秀玉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以前季柯老师特别喜欢在我们耳边念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