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DNA之父(第3/4页)

“我听说过。”

陈晨点了点头。

之所以费利克斯含糊其辞,其实是因为这些和欧洲和北美洲的基本国情有关。

作为多元民族形成的政体,欧洲区和北美洲区拥有大量的移民,而随着各个政党的博弈,形成了一些着实有些怪异的局面。

比如说一种奇特的‘政治正确’思想。

而詹姆斯·沃森,出生于1928年4月6日的北美洲区,如今已经接近百岁,作为拥有传奇一生的人物,他曾经于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存在,并在1962年斩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而他的工作地点——冷泉港实验室,也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了全联邦上首屈一指的科研机构,被称为生命科学之圣地。

不过这位科学家却因为固执,在晚年却有些万节不保的迹象,他曾于2007年在英国科学博物馆发表过一篇演讲,称自己对非洲未来的前景非常悲观,因为北美洲的对非洲政策都是基于一个“黑人的智商与白人智商相同”的假设而定,然而所有科学实验都表明,这一并非是一个事实。

这一观点引发了无数政客和民众的猛烈攻击,但詹姆斯·沃森却表示自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一言论,令他不得不辞去了自己在冷泉实验室的主席职务,让他彻底结束了科研生涯。

然后直至2018年,在一次采访中,他再次被记者问到有关种族和智力的看法,然而90岁的沃森却依然说出了“我没看到任何研究表明后天培养比遗传因素更重要,不得不说,黑人和白人在智力水平上确实有所差异,因为这是基因导致的,自己非常希望种族平等,但所有雇用黑人的机构的人都不得不承认,黑人的智商的确比白人低”这种话语。

因为这一番的言论,冷泉港实验室则再次发表声明,这一切只是沃森的个人观点,他们将彻底解除沃森的荣誉主席等一切荣誉称号。

随即,这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DNA之父、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从此彻底沉寂了下去。

这些念头在陈晨脑海中一闪而过,此时他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沃森先生是有什么难处吗?”

“沃森在前天的时候,被人暗杀了。”

费利克斯苦笑道,“我也是昨天才知晓的,您可能不知道,我曾经也投资过冷泉港实验室,也正因为如此,我和沃森算是至交,因此我也是亲眼看着他从一名尊贵的学者,沦落到一名人人唾骂的种族主义者,再到如今被人刺杀,着实心中有些难过。”

“对于沃森阁下的事情我表示很遗憾。”

陈晨点了点头,“那么我能帮到什么吗?”

“沃森还没死。”

可是,费利克斯却话语一转,他带着一丝希望看向陈晨,“沃森虽然已经97岁了,但身体却格外的硬朗,他被一枚.45口径子弹从右眼穿了过去,从后脑穿了出来,可人却没死,不仅没死,甚至还能检测到规律的脑电波活动。”

陈晨点了点头,露出了然的神色,“我懂您的意思了,您是想让我救他。”

“是的,沃森这个老家伙虽然没死,但是他的大脑却被摧毁了百分之十的体积,明明可以检测到活跃的脑电图,可是身体却没有任何行动的迹象。”

费利克斯沉痛道,“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被困在了一具已经死去的躯体中,如果没有奇迹的话,接下来的几年他都将会这样度过,直至身体彻底崩溃,连累大脑跟着死亡,这将是一种多么痛苦的下场……”

“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一家医疗技术能够治疗这种大脑损伤伤势的公司,那么这家公司只会是布莱克沃奇公司了,不是吗?”

陈晨闻言沉吟了一会,随即说道,“我这边可以试一试,但是我们不可能白白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