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3章 触手怪(第2/2页)

“……”

许弋澄一脸无语,你这甩手掌柜当的,也真是没谁了。

在向南办公室里又坐了一会儿,他就赶紧离开了,这地方不能久留,待久了,他怕自己会被气得心脏病发。

珍爱生命,远离向南。

……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华夏民间艺术之一,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

剪纸艺术在北朝(公元386-581年)时就已经出现了,到宋朝时开始普及。

到了明清时代,则是剪纸艺术的高峰期。

然而,将剪纸艺术运用到陶瓷装饰之中来,则是吉州窑的独创。

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由于当时的永和又是东昌县治,因此吉州窑又被称作东昌窑、永和窑。

吉州窑所烧造的陶瓷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

洒釉、虎皮天目等陶瓷产品,也是吉州窑的标志性品种。

吉州窑的剪纸贴花工艺说起来并不难,先是将剪好的图案直接贴于瓷器坯胎上,然后再往坯胎上均匀地施上一层黑釉,之后再将剪纸揭掉,坯胎上就显示出胎色相通的图案来。

最后,再将坯胎送入窑口烧造成瓷器就可以了。

向南手中的这一堆陶瓷残片,正是来自南宋吉州窑的一只剪纸贴花盏。

吉州窑的剪纸贴花盏虽然在工艺上有其特殊之处,但修复难度实际上并不大,比起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而言,难度要小上许多。

因为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是将自然界中的木叶放入盏中烧制而成,每一盏的木叶不仅大小不一,叶面纹路也是各不相同,而且木叶之中细致的纹路,绝对是文物修复师的噩梦。

相对而言,剪纸贴花盏修复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因为剪纸工艺毕竟还是有迹可循,不像天然木叶那般浑然天成,有着“一叶飘空天似水”的天然韵律与美感。

将这一堆陶瓷残片清理干净之后,向南又将它们拼对完毕,然后才开始小心翼翼地粘接修复起来。

很快,他就沉浸在了文物修复的世界,乐在其中,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