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各有所获!(第2/3页)

果然,中土人族天道言罢,一尊位于诸圣殿堂内的石像就动了。

正如众人所料,华光交织之下,那一座如复生一般,栩栩如生的雕塑,正是道家鼻祖——老子!

老子雕塑轻轻扇动蒲扇,似有声音清澈吟道:“天地同寿,君王豪杰如蝼蚁,好文,好文!”

当即,一卷道术便从老子雕塑的蒲扇之中飞出,散发着阵阵青气,稳稳落在了风纪的手中。

风纪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得到老子雕塑赠与的天赐道书,顿时匍匐在地,朝着老子雕塑的方向深深拜了三拜:“弟子感谢道祖赠书,此恩此情,没齿难忘!”

就在众人眼馋风纪得到天赐道书的时候,一声轻音之中,百里清风的书成了。

只见袅袅青烟托起百里清风的书文,也飞到了中土人族天道的手中。

中土人族天道看了看秦枫,笑道:“大帝,百里清风是你的徒孙,他的文章,是不是由您来亲自审阅?”

秦枫笑了笑说道:“百里清风虽是我的直系徒孙,但天下儒生皆是我的门生,我又岂可偏倚?还是由中土人族天道来阅卷吧!”

中土人族天道笑了一笑,依旧将文章托于掌中,一目十行看完,沉声吟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民事君,君以德行摄之,则交口盛赞,有口皆碑。”

“民事君,君以暴虐摄之,则民虽不敢言,而譬骂于心,有口皆谤也。”

“故民之口,在君不在民,防民之口,宜疏不宜堵,与山川大泽何其似也。”

中土人族天道笑道:“这一篇文章颇有意思,乃是原文引申新意,料是会有不错的成绩。”

果然,话音刚落,只听得一声惊叹,邹春秋雕像一动。

居然是打动了除了儒君秦枫以外,最近一位儒道至圣的文章。

当即,邹春秋如元神显化,附于雕塑之上,沉声说道:“民与君之关系,剖析甚是精妙,老夫甚是欢喜。”

话音落下,一枚符印竟是徐徐而降,稳稳落在了百里清风的案头。

百里清风便也如风纪一般,跪在地上,朝着不远处邹春秋的雕塑叩了一叩,沉声吟道:“多谢邹圣赐予符印,学生定好好研习,不辱圣恩!”

正说话之间,又是好几道光华升起,接而连三地有弟子完成了作品,烘托在袅袅青烟之中,传递到了中土人族天道的手中。

第三个成书的乃是张忆水。

她是张泽沐的唯一后人,也深得冷云飞,姜雨柔,皇甫奇,风纪等人的真髓,儒、道两家的公用宝典《易经》,她亦是颇有研究,但是这一次,她居然出人意料地没有用自己拿手的《易经》来破题,而是提了一个最敏感的话题。

也是儒道数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究竟是女子与小人难养,还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问题上,之前女子在儒家当中极少,即便偶有姜雨柔这样的女学究,也鲜以自己身为女子的事情说事。

甚至当年姜雨柔还被方运用女子的身份,指桑骂槐地侮辱过。

虽然很快就被秦枫给驳斥的哑口无言,但男女平等的争执,在中土由来实在是太久远了。

最终张忆水以《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诗为论眼,主推男女平等,女子为良配则男子兴旺,家和万事兴的观点,最终得到了诸圣当中整整四人的肯定。

但奇怪的是,却是无有一名至圣显化,四道华光在张忆水的头顶交织,最终化为一本儒道至圣原作《诗经》,稳稳落于张忆水的手中。

原作《诗经》其实对于修炼和作战,用处不大,但强大之处就在于其中的正朔性质。

持有原作《诗经》,就可以完全理解吃透原作的意思,若遇到有人曲解,则可以直接驳斥,而对方根本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