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世界,智商在一个层次的人才能在一起玩

有段时间身体不好,天天在家休养,就追了一部剧《欢乐颂》。当剧中的魏渭给Andy发了一个字谜的时候,Andy翩然一笑,淡定自若,又充满兴趣。高智商高水准的较量,一览无余,帅呆了。我迷恋这种高智商高水平的较量。

这部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真实、刻薄、犀利,剧中人物就是生活里的我们,但其实以前有电视剧也类似,用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完全不同的生活圈子。不同的主人公,看似圈子不同,也能成为互帮互助的好姐妹,但也只能是互帮互助的好姐妹,无法再进行更深层次的交往。与其说家境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不如说智商不同。

智商是成年人世界里划分三六九等的最重要因素。我不是刻薄,我自己深刻地体会过,体会过被别人甩了不带我玩的经历。

我大学三、四年级在北大做交流生,作为一个二本的学生,就算我说100次高考发挥失常,也没有用。多少分就是什么水平,就算我在二本学校里再牛再突出,来了北大,连上课都跟不上。

什么叫跟不上呢?比如西方文学课,别人看一本书,能写2万字的读后感当小考试作业,我连简单的人物关系、复杂的人物名字都没搞明白,坑坑巴巴凑了2000字交了。比如别人每天上课、社团活动、外出实习、参加竞赛,考试照样98分,我什么事儿没有光学习只能得70分。比如别人在图书馆一摞摞全英文的教科书唰唰扫,我拿本英文杂志从头看到尾都需要点时间。

有一次在听广告的课程,我下课后问了老师一个问题,老师抬头看了我一眼,冷冷地问我:“你不是北大的学生吧,你不像。”我愣了一下。其实我问的问题也没多低级,但从眼神、从反应、从语气里就是能看出来。这事儿我一直记得,无论日后我自己变成什么样,我都会记得当时老师那轻蔑的口气,和一眼看穿我的窘迫。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智商在一个层次的人,才能在一起玩,哪怕只是逛街。

后来很多人问我,你怎么去北大交流的,怎么去的?我也想去。你看我就没这个资源,所以我就成功不了。其实,在不在北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智商,智商不够,去了也没用,一样跟不上被人耻笑,我不就是个例子吗?

很多时候,不是你没有资源,而是你的智商,让你到不了那个资源圈子里。就算你小聪明混进去了,大家高手谈笑风生的时候,你最好的保全自己的方式就是,别张嘴。

很多人说,特别讨厌剧中的小蚯蚓,觉得她傻透了,而且朽木不可雕,自己生活里要是有这么一个人,一定离得远远的。大家都喜欢聪明的Andy和小曲。当然,在剧中她们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资源也是最高的,但仔细想想,喜欢她们是因为她们有钱吗?不是,是机灵,是聪明,是智慧。

在职场上你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不喜欢跟不聪明的人一起合作。”说这些话的人,往往自己很聪明。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会觉得不舒服,大家智商都差不多,偶尔一两个人反应慢些,你不能这么看不起人啊。

有些人之间的合作,你说了A,他就知道你要做B;但有些人之间的合作,你详细地说了180遍,对方还是没听懂。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智商这种东西,是个高端玩意儿,虽说大部分人的智商差不多,但不同的教育程度、周围环境、所受的熏陶,慢慢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开。那些跑在前面的人,经过对自己的各种严苛训练,越跑越快;而落在后面的人,开始慢悠悠地自得其乐,还嘲笑前面的人不懂生活。当差距拉得再大的时候,不同的阶级就产生了。

大多数人觉得阶级的产生是因为钱,因为资源,没错,但成为有钱人,或者成为有资源的人,也同样是用智商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