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急与不急(第3/4页)

“太子妃,你就会跟孤口是心非,”太子微张口,咬了口她小巧的耳廓,“就像你给你妹妹改了名,不许别人叫她雀儿,偏偏你自己却不改口一样。”

“妾身只是偶尔忘了,私下叫一两声……”

……

两个人依在窗下,好一会之后,太子妃终于轻轻推拒:“殿下不是有正事吩咐妾身去办。”

毕竟是在外面,太子没有纠缠,平了平气息,又整了整衣裳,笑着起身走了。

太子妃飞快也恢复过来,走到门边,低低向一直守在门边的丫头——实则是宫人吩咐:“去请父亲来……”

如此说了两句,宫人眼神猛然一亮:“娘娘的意思是,殿下终于愿意——?”

太子妃点了点头:“嗯,去吧。”

一个宫人飞快去了,另一个忍不住激动,红了眼圈道:“这三年,苦了娘娘……偏偏谁也不敢向殿下提起。”

寻常人家生不出孩子都只觉得是女人的问题,何况于天家。

就算知道有这个可能,明面上也决不能认。

而因为圣上自身的心结,一心一意必要个出身无暇的嫡长孙,这千钧重担,便全在罗莺这个太子妃一人身上。

宠是独一份,压力也是独一份。

再说不急,怎么可能真的不急啊。

东宫无嗣,国本都不稳。

“也许就是我这身子不争气。”太子妃吁了口气,心腹跟前,她没必要十分掩饰,道,“不论如何,若是还不成,与我个痛快也罢了。”

宫人劝慰道:“太医为娘娘问诊多次,一直都说娘娘身体无恙,只是要放开心怀。”

无恙,却怎么也没动静。

她又怎么开怀。

太子妃苦笑一声。两个人的事,只有她一人求医问药,另一个可能明明摆在那里,却从来没有任何人敢去碰触,连她也只好闷在心中疑惑。

直到今日,小妹一贯的莽莽撞撞,却像从天上为她引来了一段机缘,将每一节台阶都给太子铺得妥妥帖帖,由不得他不走下来。

想及先前一桩桩,太子妃神情既缓和下来,又渐渐加入了一点若有所思。

**

整场寿宴没有发生什么,按部就班地举办着,并无人知晓一个背着医箱的灰衣老者被从后厨房旁边的角门引入了诚安伯府中。

午后宴散,宾客们陆续告辞,许融也和萧信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她这时候早已不考虑太子和太子妃那边的事了,她很清醒,就算抱大腿现在也抱不到那么粗的,出嫁从夫,她的身份随着萧信来,一个侯府闲散庶子加案首之妻去跟太子妃娘娘交际?

未免想太多。

就算能,她也不想,身份的悬殊意味着她要付出更多的尊严跟心力,在家里睡睡觉看看花不好吗。

何必去找罪受。

至于将来,那视需求再说。

回了小院以后,她一心只在想着要怎么把萧信也点得清醒一点,这个分寸就非常难拿捏了,可能比去抱太子妃大腿还难一点——毕竟,不在她的专业范畴内啊。

而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每天心神不宁,另一边的萧信却镇定自若,在侯府与苏家之间两点一线,整个人上进奋发得不得了。

许融渐渐:“……”

怎么感觉她像个怪姐姐,天天琢磨人家。

也许萧信根本没她以为的陷得那么深,那天在诚安伯府不过各凭演技,纯看发挥而已。

连着观察了五六天,许融想说的心越来越淡了。

算了吧,还是拖着,再拖一拖,这事就没了。

他们还是愉快的合作关系。

就在这时,一位背着医箱的灰衣老者前来求见许融。

许融听了红榴的传话,颇有点莫名——她这小院没人生病,也没叫大夫,但因闲着,还是让把人请了进来。

做人一般不要得罪大夫。

这是她前世的生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