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牵个手(第2/3页)

萧夫人语塞,片刻后恨恨地道:“——总之都是阮氏那个贱人的错!”

张老夫人将一声叹压在心底:“多大岁数的人了,又是何必。你若将心胸放宽阔些,岂不大家都好了。”

“侯爷也那把年纪了,不也还把那个贱人如珠似宝地捧着吗?!我叫他们扎了一辈子眼,娘说,我往哪里去宽阔。”

当着母亲,萧夫人既不用顾虑颜面,也不用端着架子,她毫无顾忌地将声音放得又狠又恨,可是,也未尝没有苦涩。

张老夫人默然了。

女人一辈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大半时候无非活个夫婿二字,她和英国公聚少离多,但英国公体谅敬重她,多少年不曾纳一个妾回来碍她的眼,她这滋味虽不甜,也算不得苦。

对比之下,女儿和夫婿日日照面,却掺进了一个人,又一个人,生将两人折磨成了怨偶。

“我知道,娘又要说我不大度,”她不说话,萧夫人忍不住自己接着抱怨,“可我又不是没给过韦氏机会,她自己废物,模样一点儿不比阮氏差,勾引人的本事却不及她一成,只会往后躲,恨不得后面有个老鼠洞,好叫她缩回洞里去!”

张老夫人摇头:“这不与她相干。”

这么多年来,张老夫人旁观者清,早已看出来,萧夫人越要对付阮氏,萧侯爷越要捧着她。

这是夫妻吗?

这是对头。

擂台打到了这步田地,已经不是拉进个人来分阮氏宠就能解决的事。

更进一步说,只要这个人站在萧夫人这边,能为萧夫人所控制,萧侯爷就不会中意。

但这些话说出来也是无用,因为萧夫人当局者迷,不会明白,倘若有一天明白了,那也许还不如不明白。

因为丈夫就是存心要跟她作对,与丈夫偏宠妾室,很难说哪一点更令人伤心。

无法可想的事,张老夫人也不多说了,转而道:“融丫头呢?你不听我的话,硬把她强扭给了你家二郎,如今怎么样了?”

提到这事,萧夫人总算觉得满腔烦恼里有一点顺心了:“娘从前说得没错,她是有一点小聪明,不过正是聪明,比那蠢的听不懂话的倒好调理。”

她捡着大略说了些,最后道,“——阮氏那贱人想拉拢她,她也没应。她要是一直这么识相,我也不犯着为难她,由着她和二郎过日子去罢。”

张老夫人没笑,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所以,她拉了伦哥儿和伦哥儿媳妇顶缸,你也觉得顶得好了?”

萧夫人:“那当然不是,但——!”

她没有说得下去。

许融当时给了她理由,她没有完全被说服,但也没追究,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占据了她的心神——那就是萧伦和常姝音的擅作主张。

自己人的背弃,一定比来自他方的算计更痛。

这是许融毫发无伤而常姝音病倒的原因,她钻了这个心理上的空子。

此时复盘,被张老夫人当面点破,萧夫人才发现了这个一直存在的漏洞,而她又不愿置信——那等于承认她错了。

张老夫人却又退了一步——她不是萧夫人,并不想逼谁入死地,声音和缓着问道:“那些旁枝末节,其实也不要紧,只就你来看,她果然是能甘心与二郎过日子的吗?”

萧夫人面上先是疑虑,渐渐还是点了头:“应该不假。我在二郎院里放了人,她与二郎不吵不闹,还督促二郎读书,侯爷煞费苦心给仪哥儿寻了个先生,她拉着二郎也去抢了来,要是装模作样,还打别的主意,何必做这些事。”

“这确实装不来。”张老夫人终于点头认可,“是真心盼着二郎好了。”

“去把二郎和二郎媳妇请来。”张老夫人吩咐一旁的丫头,“我这把年纪,懒怠出门也懒怠见人,打他们成亲,我还没有见过,这份外孙媳妇的见面礼,都还欠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