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2/3页)

要说实践和对现实情况的了解,他们两人谁都比不上伍康。

姚杰当即给伍康打了个电话,好在伍康现在已经到达某个目的地,昨天刚往回打过电话汇报情况、告知联系方式。

伍康去的地方,都是穷山窝窝,通讯特别不发达,姚杰电话打过去,两人又等了有近四十分钟,才等到伍康回电。

沈鱼在电话里,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询问伍康是否有什么建议。

伍康静静听完,突然轻笑一声,他觉得沈鱼这个领导,真让他看不透,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他了解过沈鱼的过往,吃过一些苦,不曾怨天尤人,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单就拿出巨款只为助学这种事,很少有人能做到。

但现在社会大环境就是重男轻女,他往穷乡僻壤跑,见识的尤其多,甚至有些耸人听闻的事件,拿出讲会因为太不可思议被人当谎话的那种。

因为大环境如此,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重男轻女,还觉得理所当然。

沈鱼作为一个男性,应该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受益者,但他却不为此感到高兴,对身处弱势的女性抱有深切的同情,甚至不惜损害一部分男性的利益。

“你觉得可以实施吗?”沈鱼又问了一遍。

伍康说:“可以。”

他语气很平静,好像沈鱼说的不是改变基金会一侧工作内容的新规则,而是问他今天吃了没。

沈鱼松了口气,他担心过伍康不赞同乃至反对他这个新规定,他是一定要实施的,伍康又是基金会的骨干,预备的领导人。

如果他反对,或者不接受,沈鱼也不能就此否认他的所有工作成果,不过大概会把捐建学校和助学这块儿分开,只让伍康负责那一边的工作。

“如果您有这个意愿,我有个小建议,可以配合实施。”伍康说。

“嗯?你说。”

“您要是不介意,可以给入学女童多发一个鸡蛋,或者多一个馒头,可以带走的那种。在做女童宣传入学的时候就说明,只给女童发,可能会稍微提高一些女童的入学率。”

他们资助学生在学校的饭食,是直接按照名额补助到食堂,不允许把饭菜带走。

沈鱼疑惑:“有用吗?”

就一个鸡蛋,就能让那些人愿意送女孩儿上学?

伍康肯定道:“有用,每隔几天给孩子发一个,为了鸡蛋,他们也会让女孩儿继续读下去,但这样一来,支出就大了,而且这个鸡蛋,十有八九落不到女童嘴里。”

“支出没关系。”沈鱼不在意道:“我可以每天给她们发一个!”

现在一个鸡蛋,零卖也就一毛钱左右,乡下收可能会更便宜,一个女孩子一天发一个,刨除假期,一年也才二十多块钱,这个钱他愿意出。

女童吃不到有点儿可惜,但是能换上学的机会,值得。

“那倒不用,三五天发一个就够了。”伍康说。

他在山里见过太多,养了鸡的人家舍不得吃鸡蛋,因为土地贫瘠收成不好,鸡蛋可能就是全家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

孩子过生日,能吃个鸡蛋,就算受宠了。

如果哪个孩子三五天能挣个鸡蛋回来,送孩子去读书算啥,这多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沈鱼渐渐想明白了,他的新规定是大棒,伍康的提议就是甜枣,大棒加甜枣,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女童入学率。

“之前的那批受资助孩子怎么办?”姚杰忍不住问。

那二十一个男童里,肯定有家里有失学女童的,难道要停止资助吗?

沈鱼把电话开着扩音,三人就这个问题又讨论了一会儿。

最后定下,伍康再带人回去清查一遍,里面有遗弃、溺杀女童家庭的孩子,立刻停止资助,这是沈鱼绝对不能容忍的。

另外那些,符合新规则的受资助人继续资助,家里有失学女童的,这学期念完停止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