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3/5页)

沈桥当即跟他们厂长说:“要不然你们把钱给我,只收你们十万美金,给你们造一台一样的。”

他们领导还以为沈桥在开玩笑,说沈工您真幽默。

沈桥表示,谁跟你们开玩笑了,我认真的,质量产能要是不如这台,我不收钱。

其实沈桥不差这点儿钱,就是天天听沈鱼念叨外国人怎么怎么样,昨天还见识到那几个老外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模样,觉得这种白送钱的行为有点儿蠢,不如自己挣了。

然后轮到厂领导们傻眼了,这进口机床你真能造?那、那你怎么不早说啊,早说咱们干啥费这个劲儿,花那么多外汇从国外买。

当然,还有一部分疑虑,但因为之前跟沈桥合作相当顺利,他升级的那台机器一点毛病都没出,好用得很,所以大家对他还是信服的。

沈桥冤枉,他现在对于华国的科技实用现状了解还处于一个蒙昧状态。

理论知识输入的已经够多了,但怎么说呢,现实中使用的各种机器型号参差不齐,会让他产生一种错乱感。

明珠市的机械厂建厂年代不久还好,机器相对而言比较新,像兴城机械厂,有国内最先进的外国进口机械,也有几十年前的国产机器,没有替代品,或者没钱没渠道换更好的,就一直将就着用。

而沈桥本身的科技水平跨度太大,在他看来这些通通都是要进博物馆的,你非要问他哪些可以更新,哪些需要淘汰,他会觉得所有的东西都要淘汰换新。

这就不可能了,既然如此,那他就不会特意去改变什么,除非遇见了。

虽然沈桥放了话,但涉及上十万美金的交易,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决定的。

他们那边没给答复,沈桥闲着没事,在他们厂里转悠了一圈,见识了一番所谓的进口机器,还拆了几个坏掉没来得及修理的。

依旧是属于沈桥的独有修理手法,先拆到拆无可拆,零件堆一地,都每人敢靠近,怕万一碰到哪个零件一会儿他装不回去了要背锅。

不过装不回去是不可能的,修理这些东西对沈桥实在小菜一碟,还顺手升级了两台机器,走的时候厂方给他包了个超大的红包。

说到红包,沈桥特别自觉的把钱掏出来上交。

沈鱼笑眯眯接过来,抽几张还给沈桥:“零花钱。”

沈桥也特别配合地道谢,再揣回去。

哪怕知道沈桥想挣钱再容易不过,根本不缺这几张钞票,但两人依旧享受这个过程。

“还有这个。”沈桥又推过去几张花花绿绿的票。

“这是什么?”沈鱼好奇地拿起来,一看,乐了:“卡拉OK厅?KTV?”

“什么KTV?”沈桥没听明白,解释道:“这是他们送我的票,说是外国来的新鲜玩意儿,让我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实际上,沈桥修机器的时候,那些厂领导就聚在一起开会,商讨到底该怎么办。

沈桥这么一说,再掏十几万美金买进口机器,他们肯定不乐意了,心里会有疙瘩,多花那么多钱呢。

可要是真按照沈桥说的那样,把钱给他买一台回来,如果性能真的一样,那就是赚了!

甚至还可以跟沈桥商量一下,用人民币结账,毕竟他们能动用的外汇储备也不多,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但问题就是,不清楚沈桥是不是真有这个本事。

虽说之前他轻轻松松升级了外国进口机器,但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和凭空造一台肯定不一样,而且沈桥说了,他得把他们这台给拆了看看。

要是没这个前提,机械厂领导们也就不犹豫了,反正沈桥说了质量不达标不要钱,让他试试也无所谓。

可再加上拆自家机器,他们就不敢那么轻易下决定了。

又听说沈桥来出差的,待不了几天就要走,通过这两次打交道,他们也看出沈桥是个性子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