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3/5页)

像采购部销售部这些部门,都要经常出差,一般情况下都是男同志。

不是瞧不起女同志,而是确实有诸多不便,这年头治安也没有后世好,还有些看不起女人的渣渣,工作过程中会遇到更多麻烦。

所以这两个部门可以算是服装厂里的和尚庙,直到沈二姑异军突起。

沈二姑原本是车间女工,她虽然勤劳肯干,但这方面天赋实在一般,开始计件拿工资之后,哪怕她再努力,同样的时间也比不上其他同事,工资水平始终在中等偏下的水准。

要说年纪大了手脚反应都不如年轻人,可跟她同岁的林素萍那叫一个厉害,人家那手快的,做得又快又好,几乎从来不出错,自从计件拿工资之后,每个月都是车间里收入数一数二的。

沈二姑多要强的人,她心里挺不服气的,但她也知道,人家林素萍就是有天赋,就是做得好,人家还特别勤劳,恨不得天天加班,活该人家多挣钱。

可她也想多挣点儿,那可咋办呢?

正巧,听说厂里销售部开始扩招,沈二姑动了心思。

她还记得当初沈鱼让带回家的那几十件衣服,在火车站就卖出去了,那是她除了往供销社卖鸡蛋,第一次真正的“做生意。”

沈二姑觉得,这活儿她能干,应该能干的比在车间踩缝纫机好。

她就跑去问了,问咱厂的人能不能转岗,她想去销售部干销售。

因为厂子开起来还没太久,转岗这是挺常见的,只要通过了新岗位考核,原本的部门也同意放人就行了。

那会儿因为培训班开起来,后续工人接上了,车间不那么缺人,她想去别的部门,生产部没有强留。

沈二姑去参加了销售部考核,过了,然后就成了一名普通的销售员,也是当时整个销售部唯一的女销售员。

一开始,还有些人看不起她,觉得她一个女人,年纪也不小了,折腾个什么劲儿。

能进工厂当女工就不错了,还非要跑来销售部,难不成以为他们销售部会比生产部更容易?这不开玩笑嘛。

就连分给她的搭档,都是个刚招进来什么都不懂除了懂点儿文化知识毫无长处的生瓜蛋子。

沈二姑淡定地接受了,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过指望其他人,卖东西这活儿,她靠自己就行。

不过她觉得自己搭档挺好,虽然年轻了点儿,没有经验,胜在听话会配合。

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沈二姑冲了!

吃过亏上过当栽过跟头,但成长得也快,同批进来的同事还在为完成业务目标头疼的时候,沈二姑已经因为业绩过于突出,顺利升职了。

之前沈鱼只听陈泽海简单提起过,毕竟他家亲戚在厂里干活的不少,要是每个都跟他说,他也操心不过来。

沈二姑还是因为经历比较传奇,让陈泽海知道了,才跟沈鱼提过一嘴。

现在又听沈庆丰详细说了一遍,沈鱼听得感叹不已,有的人只是缺那么点儿运道,稍微扶一把,人家自己就能奔出条康庄大道来。

除了沈二姑,其他人也过得不错。

用沈庆丰的话说,吃得好住得好,一个个的,都白净了,长肉了。

现在她们那些第一批进来的女工,工资最低的也有七十多块,像林素萍这样的熟手,一个月能挣上百块,相当厉害。

有几个熟手,技术好,也足够耐心,还被请去培训班培训新招来的人,新人都喊一句老师,可把她们高兴坏了。

大家吃住都在厂里,衣服有发的工作服,吃的是食堂,也就偶尔买一些生活用品,大部分工资都能攒下来,留一些自用,很多都寄回老家了。

“听说,咱老家好多人家都在盖新房。”沈庆丰高兴道。

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乡亲们日子好过了,他也觉得高兴。

沈鱼也跟着笑:“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