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5页)

各方面谈妥,沈鱼把钱给陈泽海,他收拾收拾就准备出发了。

头两天先不带家里人过去,他先去找好住的地方,安排好两个女儿的学校,然后把家人接过去安置好,就得开始忙事业。

陈泽海跟沈鱼说,明珠市现在工人不好招,本来就是个小渔村,人口数量有限,大部分厂里招工的都是外地来打工的。

不过现在人们还没有背井离乡去别的城市打工的意识,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通讯联系又不是那么方便,很容易走丢。

尤其是乡下的农民,很多都是文盲,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去的最远的地方可能是县城。

真去了大城市,一下子晕头转向,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让人骗了都没处说理。

之前沈家人敢直接跨省走一趟,主要是人多,还一大半都是壮年男性。

真有骗子脑子不清楚撞上来,骗子团伙要是没个百八十号人,大概率会被反杀。

总而言之,敢跑到外地去打工的人少,本地劳动力不足,工人少,工资水平就拉上去了。

像他们这种新开的厂子,尤其难招人,除非出更高的工资。

像在兴城,沈鱼店里的员工最低工资五十块钱,平均工资七十块钱左右,已经是本市数得上的高工资,福利待遇还很好,所以每次招聘都来很多人。

但在明珠市,七八十块是底线,有些厂子为了赶工,一个月不给轮休,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以上,工资能给开到八九十上百块。

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就提高了。

陈泽海的想法是,他去了先找自己认识的一些厂子领导找找关系,他们在当地有人脉,能帮忙联系一些熟手工人过来。

不过这样一来,工资就得高一些,最起码得开到八十块以上甚至九十块。

这个工资水平沈鱼没意见,不过他想到另一件事。

“咱厂招工,对工人有什么要求吗?比如文化水平,年龄、性别之类的。”沈鱼问。

陈泽海想了想,之前服装厂作为国营大厂铁饭碗,招工肯定有考核。

但他们这种私人的厂子,没那么严格,真要说要求,也有,最起码得熟练使用缝纫机。

陈泽海解释完,沈鱼又问:“缝纫机好学吗?”

陈泽海说:“我觉得不是很难,只要上手之后,就是越干越熟练。”

他也是从生产车间走上来的,自己就会踩缝纫机,陈美丽小时候一些裙子,还是她爸给做的。

“那您觉得,如果我们招了人自己培训成不成?工资可以不用开那么高。”

沈鱼倒不是想克扣工人工资,而是听陈泽海说招工难,他就想到当初沈二姑为了把表哥留下,差点儿没求他了。

曹满仓刚来,一个月工资五十块钱,他们全家都满意得不得了,二姑都快把沈鱼当神仙供起来了。

大城市招工难,可乡下的老百姓,想找一份能挣点儿钱的工作也难。

本地机会少轮不上,外地他们摸不着门路也不敢去。

但是沈鱼可以把这两者连接起来,厂里要招工,乡下的老乡想要工作,前期培训可能会花费一些功夫,但他们能接受的工资肯定比当地平均工资低。

“你的意思是……”陈泽海若有所感:“从乡下招工,然后我们自己培训?”

“对。”沈鱼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我爸那边的情况您也知道,老家有些亲戚还算可靠,让他们帮忙寻摸一些愿意出来打工的人,咱们只要开个平均工资,人家肯定就很乐意干。”

到时候找个领队一起把人带过去,不用担心迷路,身边都是同乡,那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陈泽海立刻在心里算了笔账,就算不轮班,五十台机器最起码得五十个工人。

本地招工得给八九十的工资,乡下招人,六十块一个月大把的人愿意,就算给七十一个月,一个月也能省七八百,这可不是个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