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汇聚长安(15)(第3/8页)

赵云卿接过信,青鸟叫了两声,客店中的人已经在叫骂了,青鸟不愿让凡人看到它,展翅飞向天空。

赵云卿下了屋顶时,公孙凌已经等在他屋前了。

进屋点燃烛火,但赵云卿看完交给公孙凌,公孙凌一见,不禁眉头蹙起。

“八师妹师徒已有羲儿结了怨,这事儿不好化解。”

赵云卿说:“好在羲儿的伤全都好了,否则也不可能打败八师妹。我们好好休息,明日赶快赶去长安。”

……

尹寒山和别的尚书台官员正在尚书台衙门办公,审查律令、考核官员。初唐时虽秉持无为而治,但是对在任官员还是要严格考核。

这个世界的尹寒山虽不是顶经门伐出来的,但是他才华横益,法令宽平,任人唯贤,不拘门第高低,朝中下级文武官员大多信服。

原着中他这种人物设定对于他后期扶持柳梦龙入尚书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柳梦龙得到他的政治遗产。高宗和武后时期本就要打压豪族集团,柳梦龙出身寒微,偏偏又能继承岳父一些遗泽,就很受重用。柳梦龙生前在高宗和武后之间圆转如意,高宗病逝前就死后飞升了,不用面对武后称帝时的是不是大唐忠臣的考验。

今天,因为狩猎过度被弹劾免职闲在京的吴王李恪和未去赴任的李愔来了尚书台,尹寒山和诸臣起身朝他们揖了一礼。

李恪微笑道:“诸位都是父皇肱骨之臣不必多礼。”

在场的臣子其实并没有多看好这两兄弟,他们的血脉是最尊贵的,身负李氏、杨氏、独孤氏的血脉,哪一家不是显赫非常?

可是正因为他们身上有杨家的血液,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反隋起家的关陇集团的人,他们骨子里就排斥带有杨家血脉的子孙再登皇位。

李愔上前问道:“尹大人,你这是在忙什么呢?”

尹寒山道:“还有这几年来又有冗官之势,皇上令我等拿出章程。”

李愔叹道:“尹大人正是父皇的肱股之臣呀。”

李氏兄弟对尹寒山格外礼遇,正想和尹寒山亲近一些,忽然长孙无忌进了尚书台的办公大厅,一见李氏兄弟,眼神就有些变了。

李氏兄弟与长孙无忌互相见礼之后,自知长孙无忌无可能与他们亲近,就告辞出去了。

长孙无忌对这个出身不如他,但是受皇帝重用的尹寒山颇不顺眼,可是皇帝就是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看到李恪兄弟都来拉拢他了,长孙无忌不禁对自己的外甥和长孙家的地位有了危机感。

下衙时,长孙无忌又看到李愔在尚书衙门外不远等着,然后过去和尹寒山问礼说话。长孙无忌知道李愔少年意气,素来有几分跋扈,有时连他都不放在眼里,这时会和尹寒山亲近,不是拉拢是什么。

看来他要提醒太子,也要暗示一下皇上了。(本文不会重写朝堂之争。)

李愔拦着尹寒山,正是问起尹羲之事,称起前日在郊外有一面之缘,见她是玄门弟子,道术神通,口称甚是仰慕。

事实证明,尹寒山原着人物设定:只有遇上一个带着孩子的结过婚的穷书生才是大唐丞相喜欢的女婿,这个皇帝的儿子怎么可能会是大唐丞相想要的女婿呢?

尹羲山仅是担心,没有一分巴结李愔的意思,反而给女儿描补:“小女自小离家,拜入玉华派云清真人门下修道,于俗礼不太通,若有冲撞之处,还请王爷见谅。”

李愔说:“没,她没有冲撞我,我们甚是投缘。”

尹寒山仍然不卑不亢的态度,说:“小女并没有提起,臣倒不知此事。小女师父是个道士,山上多是出家人,是以她对京中俗家生活很不习惯,也不爱见人交际。王爷能与小女投缘,莫不是有出家为道之念?那可万万不成。”

李愔当然听出尹寒山是在暗示他不可能随意嫁女儿,但是李愔也不便翻脸。其实他的婚姻他自己说了也不算,而是要问过皇帝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