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6/7页)

坐下后,作为东道主,余思雅举起杯子,高声说道:“梅书记、胡秘书以及诸位公社的书记同志们,谢谢大家今天远道而来参加我们清河鸭的年终总结大会。在这里,我先敬大家一杯!”

她仰头,一口把杯子里的酒喝完了,然后坐下边吃饭边跟同桌的诸位领导同志聊天。

因为有梅书记在,其他几个公社书记都比较局促。梅书记也没搭理他们,他更感兴趣的是:“小余同志,你怎么想着建医院?”

余思雅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梅书记,我这次回来听说贺中华教授的夫人……贺教授尚且有余力将怀孕的妻子送回城,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保证他夫人的安全。可咱们普通老百姓呢?咱们乡下妇女,不管是十几岁生孩子的,还是三四十岁生孩子的,几乎都是在家里生,产妇和婴儿都得不到专业的护理,现在乡下婴儿的死亡率不低。还有不少人摔了或是有其他毛病,都是能熬的就熬过去,鲜少去医院,因为去一趟县里太不方便,不止治病需要钱,住宿吃饭什么都要钱,如果我们公社就有医院这一切情况都能得到改善。”

梅书记听了,心情有些沉重:“你说得有道理,只是你们红云公社有清河鸭,能够建医院,可其他公社呢?”

同桌几个公社书记听到这话都望了过来。

余思雅微笑着说:“梅书记,咱们的医院虽然主要是依托清河鸭集团建立,主要是为了我们的职工服务。但也会接收其他病人,这样一来,我们医院所辐射的范围能扩展到附近好几个公社。我们红云公社跟县城一南一北,相距比较远,正好能够各自辐射一部分地区,这样既替县医院分担了病人,也能帮助附近的社员,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梅书记听到这话笑了:“在你这里,什么都能变成一举两得,三得,共赢!”

余思雅笑着说:“梅书记,我这都是实话。”

梅书记听到这句话,缓缓点头:“小余同志确实是个实在人,做的事都是为老百姓考虑。你们清河鸭这一年为县里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带动了县里经济的发展,咱们县目前已经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县通电的县!”

听到这话,这一桌,隔壁桌的公社书记心里都快酸成了柠檬。梅书记这也未免太偏心了,明明是他们这些公社的养殖场出钱帮助村里通电,结果好名声最后全被余思雅给捞去了,真是太气人了。

余思雅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她更感兴趣的是:“梅书记,咱们县全县都通电了?什么时候的事啊?我太忙了,竟然都不知道。”

梅书记笑着说:“就今年冬天的事。各养殖场效益不错,结余不少,拿出通电也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各公社书记们都很积极,在这里我代表全县的老百姓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明年继续好好干,争取咱们县明年将公路都修好,方便老百姓,将咱们辰山县建设成为全省第一县!”

梅书记是真的高兴,今年各公社拿钱出来通电,同时带动了县里电线厂、石子厂、河沙厂的发展。因为手里头宽裕了,今年全公社建设新房子的人家也比往年翻了几倍,这让建筑材料相关的厂子也跟着吃了一波红利。这些厂矿今年效益好了,年终的福利也发得多,职工们手里有钱了,过年也更舍得买年货,让今年全县的副食品销售也跟着提高了一些。

可以说,他们县今年称得上全面开花,不少厂子的效益都有所提高。他这会儿算是体会到了余思雅说的带动效应。如果按照这势头发展下去,他们辰山县肯定有望领先其他县。

各公社书记听到梅书记这番话,酸归酸,但也得承认,确实是清河鸭带来了这些良好的改变。

“梅书记说得有道理,明年咱们一定好好努力,争取将咱们辰山县建设得更好。”有书记主动举杯敬梅书记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