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夜明珠变成鱼眼睛了。)(第2/5页)

柿子道了声,垂袖打千儿退出了正殿。

柿子一走,颐行就推说自己身上不适,要进去歇会子。待银朱把她安顿上床,她蜷在锦被里头哭了一通,少女怀春了一场,终究落空了。

其实也知道自己瞎胡闹,都晋位当了嫔,已经是皇帝后宫了,怎么还能对一个太医念念不忘。可有时候人心总那么难以自控,就是自己悄悄难受一番,也不碍着谁。

后来哭着哭着睡着了,这一梦梦见自己对皇帝老拳相向,梦里吓得一激灵,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人倦懒,不想起床,就倚在枕上看窗外光景。窗上绡纱薄,外面的世界隐约像起了雾一般,她看见东南角的那棵海棠树上,不知是谁栓了一根细细的红绸,那红绸迎着晚风温柔地款摆,此时的惘然,已经是她在这深宫中唯一触动心弦的感伤了。

含珍见她醒了,打起帐幔挂在银钩上,趋身道:“主儿,晚膳预备好了,起来进些燕窝粥吧。”

颐行摇头说不想吃,顿了顿问:“含珍,我如今还能去见夏太医吗?”

其实只要有此一问,就说明她还是惦记那个人,感情这种事儿越压抑,回弹的劲儿就越大。年轻轻的女孩子,谁没有憧憬美好的愿望呢,含珍道:“主儿去向夏太医道个谢,也是人之常情。”

颐行有了底,心道对啊,晋了位,向他道个谢是应该的,做人不能忘本。于是可又高兴起来了,下床进了一小碗珍珠翡翠汤圆,三块玫瑰酥,饭后还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看看她的满缸蛤蟆骨朵,倒也觉得生活照样惬意非常。

第二天上永和宫请安,天天聚在一块儿能有什么话说,无非姐姐的衣裳真好看,妹妹的花钿不一般,闲聊了几句家常,不多会儿就叫散了。

从永和宫出来,怡妃显得意兴阑珊,边走边道:“天天儿的请安……逢着初一十五聚上一聚就完了,又不是正经主子,摆那么大的谱做什么!往后要是重新册封了皇后娘娘,贵主儿心里该多不是滋味儿呀。”

恭妃扯了下嘴角,“人家贵主儿,八成觉得自己就是下任皇后娘娘。这会子还没上位,先过过瘾儿也好。”

说得听者一阵窃笑,一行人结着伴,复往宫门上踱去。

“对了,昨儿纯嫔上慈宁宫花园捞鱼去了?”怡妃回头看了老姑奶奶一眼,“听说皇上还陪着一块儿捞来着?”

立时四面八方酸风射眼,只差没把颐行射成筛子。

新晋的嫔妃总是比较招人妒恨,颐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颠倒黑白了一番,“是皇上要捞鱼,非让我作陪。我原不想去的,架不住那头人一直催,只好舍命陪君子了。”说罢脸上还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这下子更叫人牙根儿痒痒了,愉嫔凉笑着,幽幽说了句,“这会子还在斋戒,等先帝爷的忌辰一过,皇上八成头一个就翻纯嫔妹妹的牌子。”

颐行笑了笑,“那可未必。到时候要是不翻,还望诸位姐姐妹妹不要笑话我,晋了位不开脸的不独我一个,毕竟谁也料不准皇上的心思嘛。”说完甩着帕子,架着含珍的胳膊,花摇柳颤地走出了永和宫夹道。

身后的善常在气得直咬牙,“她这是在隐射我,别打量我不知道。”

石榴只得安慰她,轻声道:“主儿别这么想,宫里头嫔妃多了,个个都指着皇上。这程子皇上不翻牌子,这大英后宫谁不遭冷落?她这么说,无非是先发制人,给自己找台阶下罢了。”

话虽这么说,善常在终归心里衔着恨。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老姑奶奶还在尚仪局当差的时候,因送错彩的事儿被她刁难过。如今她屎壳郎变知了了,就想着把这笔债讨回去,果然小人得志。

也怪自己当初气盛,要是煞煞性儿,也不至于公然和她为敌。如今人家正红,自己又不得宠,要不忍着,要不就得想辙逮住她的小辫子。宫里后妃荣辱只在一瞬,像懋嫔,早前可是个风光无限的人物,最后还不是落了马,一索子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