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我愿意跟着您。)(第3/4页)

颐行还是犹豫,“留下你,对我是有百利无一害,可……”

“这就对了,甭想别的,就想着接下来怎么和那些主儿打交道,就成了。”

既然如此,盛情难却,颐行便也安然了,握着含珍和银朱的手道:“你们放心,我一定给你们挣脸,混出个人样来,给她们瞧瞧!”

只是就这么成了小主,心里又有些怅然,就像自己张罗张罗,把自己给嫁出去了,既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甚至家里额涅连个消息都得不着,因为这位分实在是太低了,可能连个报喜的人都不会派出去吧!

——

与此同时,慈宁宫里炸了庙。

皇上晋封尚家老姑奶奶为答应的事儿,一瞬传遍了东西六宫。各宫的主儿坐不住了,纷纷上太后跟前念秧儿,说不知万岁爷是怎么考虑,竟然抬举了尚家人。

“废后就在前头,这会儿不应当避讳些才好吗,这才多长时候,就晋那个老姑奶奶做了答应,位分虽不高,要紧是个态度,叫朝中官员们知道了什么想头儿?就算自己犯了事,也不耽误家中姊妹闺女的前程,将来有样学样,岂不乱了朝纲了!”

太后听了,脸上也不是颜色,“皇帝这事儿办得确实莽撞,先头不是没什么预兆吗,这究竟是什么时候牵上的线呀?”

这个问题却不大好回答了,皇帝早就托付裕贵妃照应老姑奶奶,这消息虽是六宫人尽皆知的秘密,却也是人人装得不知道,才好为难老姑奶奶,有意给贵妃难堪。

贵妃呢,心里巨大的失落没处可说,老姑奶奶的晋位,不知怎么,给她带来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宫里这两年,一直是她在主持,好容易渐渐摆脱了前皇后的阴影,在她盘算着皇上晋封她为皇贵妃,甚至皇后的时候,那个老姑奶奶横空出世,蹦到了众人面前。

又是尚家人,尚家霸揽了几朝后位,说起尚家人就给人一种感觉,继后的人选又填上来了。其实也许是自己想的太多了,可心里有这种忌惮,却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她是贤良的贵妃,一向小心翼翼不肯行差踏错,在太后跟前也好,皇上跟前也好,永远是不妒且大度的一号人物。所以即便她比众妃嫔更感觉到威胁,也不能像她们似的,满嘴酸话。

贵妃道:“万岁爷一早就记着颐答应呢,前阵子还上我宫里说起,说毕竟尚家历朝出了那么些皇后,太过慢待了,叫人说起来人走茶凉,不好听。奴才以为,这回万岁爷就算晋了颐答应位分,也是瞧着老辈儿里的情分,和旁的不相干。大伙儿先别急,不过一个小小的答应,又能掀起什么浪来呢。”

和妃向来不服贵妃,这阵子恭妃和怡妃又因上回江白喇嘛的事儿给禁了足,如今只有她一个妃位上的,能和贵妃叫板。

“这不是掀不掀得起浪的事儿,前朝和后宫几时都沾着边,我就是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家里阿玛兄弟立了功,咱们在后宫跟着长脸,受晋封,得赏赐,这是万岁爷的抬爱。如今这颐答应是怎么回事?尚福海还在乌苏里江看船工呢,她倒好,给提拔成了答应。这会子能瞧老辈儿的面子,将来呢?是不是还要酌情晋封?不是我说,贵妃娘娘既然摄六宫事,就该劝谏着皇上点儿,总不好皇上说什么,您都点头称是,这么下去,可是不大妙。”

和妃说话没轻没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贵妃听她这么呲打,心里很不称意,便转过头来,似笑非笑看着和妃道:“妹妹喜爱仗义执言,那下回万岁爷再有晋封颐答应的决定时,我立刻派人过去知会你。”见和妃脸上悻悻,她傲慢地调开了视线,有些无奈地对太后道,“奴才只是代为掌管六宫事宜,万岁爷做的决定,哪里能由奴才说了算。不过话虽如此,奴才并不觉得主子晋封颐答应,做得有什么出格之处。老佛爷想,尚家早年入宫的姑奶奶里头,就算最次一等也是嫔位往上,几时分派过答应的位分?主子爷这么做,焉知没有警醒前朝,一人犯事,满门遭殃的意思?唉,主子爷还是心软,虽对福海所作所为恨之入骨,终究念在尚家祖辈联姻的份儿上。主子爷以仁治天下,这不就是彰显主子宽厚的佐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