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清穿四爷的哥哥(第2/5页)

和姜岩不同,胤禛对此十分认真,他房间里的等一直亮到后半夜才熄灭,熄灭不到一个时辰便又起身去上书房了,可见他的用功。

老师把所有人的文章都收上来,康熙在这些文章里面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胤禛的那一篇,和其他皇子的自信言论相比,胤禛则是平和的多。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廷更迭无一可以千秋万代,唯有专注自身,不在乎别人怎么说,真正治理好国家了,百姓也就心悦诚服了。”

康熙说着胤禛那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目光落在下方胤禵和太子身上,“你们觉得,胤禛这种说法对吗?”

“四弟的说法自然是对的,只是太过理想了,言语也有些太过幼稚了。”太子说着,随后又补充道:“不过四弟也还小,想的不多也是有的。”

胤禵没有说话,但很显然这次和太子是同样的想法,对胤禛总结就只有四个字——天真幼稚。

如果不说着是胤禛的文章,他们还要以为这是姜岩的,按照姜岩平日里软绵重情义的性子,这么写倒是很符合,胤禛应该是那种固勇向前的,那才符合他平日板着一张脸,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样子。

太子和胤禵都没有注意到,康熙落在他们二人身上的目光有了些许的变化。

他的这些儿子生长的都太顺利了,从出生开始就是天之骄子,没有经历过战争,对大清的国力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不管是太子的‘法外开恩’还是胤禵的‘证据确凿’,他们都是建立在‘大清国力强’的基础上,认为事态如何发展,会和他们所预想的一模一样。

殊不知这其中的变数还是很多的,而那些变数即便是他这个皇帝都有可能掌握不了的,更何况他们只是皇子了。

同时也正是因为掌握不了变数,能够掌握的也就只有自身了,胤禛的文章看起来幼稚天真,但却能够切中要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永远是第一条。

太子和胤禵现在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国事上了,身不修家不齐只想着治国平天下,又如何能够成功?

康熙万幸这题让皇子们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不然这些毛病还看不出来,既然现在知道了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并且康熙还对胤禛进行了表扬,给了赏赐,而在说起那篇文章的时候,胤禛却说那些都是姜岩告诉他的,正是因为没有每一个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所以能做好的只有自身而已。

“可是你三哥的文章平平无奇,都是一些泛泛之谈,莫不是他有意欺瞒与朕?”康熙故意问道。

胤禛面无表情的小脸儿立马焦急起来,连忙跪下,“皇阿玛恕罪,三哥他绝对没有欺瞒皇阿玛,可能是三哥他在写文章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而已。”

“你不用紧张,朕又没有怪你三哥。”康熙把胤禛拉起来,不得不说胤禛小心翼翼,动不动就请罪的样子和德妃还真像,即便是没有养在身边也是亲母子。

不过胤禛的话终究还是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在胤禛走了之后又让人去把姜岩叫来,他倒是很想知道,胤禛都能受姜岩的影响,为什么他些文章的时候却平平无奇?他可不信就像胤禛所说的没想那么多而已。

“四阿哥,该去永和宫了,德妃娘娘还等着呢。”见胤禛看着养心殿出神,身边的小太监提醒道。

胤禛收回目光,起身前往永和宫去给德妃请安,刚刚他听到有小太监去阿哥所请三哥了,心中有些懊恼和皇阿玛说了那么多,也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惩罚三哥。

暗中在心里记着,一定要谨言慎行,以后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三思而后行方得长久。

虽然这么告诉自己,但心里有事儿,终究会走神,在永和宫里有些心不在焉的。

德妃见他如此,指了一盘点心让宫女放到他面前,“刚刚在养心殿,皇上可有批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