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王熙凤的哥哥(第4/4页)

与此同时书院也已经建造好了,可以开始收学生了,王熙凤作为院长,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一年束脩一两银子,还有一个就是进入学院的大门之后便不准寻衅滋事。

一年一两银子的束脩并不算多,但说少也不少,要知道寻常人家一年的所有生活费也就二十两银子,再加上寻常人家大多重男轻女,怎么肯花一两银子的束脩费。

王熙凤之所以要定一两银子的门槛,就是不像让人认为她的学院太过廉价,她本来就没想着挣钱,只是为了让女子们可以知道那些男子们所学的知识。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局,因为那些男子知道,只要女子学习了,便会知道知识的好处。

王熙凤知道现在女子无法参加科举,甚至很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参加,她也不想改变什么,知识想要让女子有知识而已。

学院如火如荼的开张了,但在开张之后却是门可罗雀,每日只有三五个学生来上课,最多不超过十个,王熙凤也不气馁,不止是历史典籍,甚至她自己还亲自讲解管理能力,经商之道。

慢慢的竟然也好起来了,当然学生数量和姜岩的书院没有办法比,王熙凤已经满足了,还是那句话,她从来都不打算改变多少多,只不过做自己想做且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而已。

那些想做但是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她想过之后便抛之脑后了,专注眼前,做好她能做到的事情。

多年之后,书院相继迎来了两位女先生,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都是才学斐然的女子,因为讲述的生动有趣,又为书院引来了一批学生。

王熙凤还让人将她们在课堂上讲述的能容记录下来,等攒的足够多了编撰成为一本书,批量发行,但用的不是她们真是姓名,分别以‘木’和‘金’来作为笔名去发行,不是真名但又是出自真名。

当年林如海并没有被波及到,但贾敏因为母家的事情而伤心过度,郁郁寡欢没几年就去了,林黛玉因为母亲去了而伤心,最后竟然萌生出了出家为尼,了却红尘只留一片清净的心思。

被林如海和她哥哥劝说了好久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但他们也不敢和林黛玉说嫁人的事情,怕她认为他们是在逼迫她,之后她便来到了这女子书院教书。

薛宝钗和林黛玉同样未曾嫁过人,当年哥哥薛蟠被判了流刑,但在流放的路上便去世了,薛夫人知道之后直接一命归天了,薛宝钗独自一人维持着薛家仅剩的几间铺子。

在三年守孝期之后也有过成亲的念头,但无一例外对方都是贪图她的钱财,薛宝钗知道那样的男子是万万要不得的,在一次王熙凤去看她之后,便答应王熙凤来到书院做女先生。

在书院里,薛宝钗和林黛玉都很欣赏对方的才华,虽然性情上存在一些诧异,但君子之间不就是要求同存异的嘛。

王熙凤因为开办了女子书院,她在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

三个原本都是结局悲凉的女子,这一次都有了属于自己不一样的精彩,即便还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比之从前,已经好上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