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后院失火速归(第2/5页)

附王士禛的引荐之信,曰此二书的作者“倾城”与贤弟相见恨晚,希望能与你互通有无,并借阅抄录《聊斋志异》。

倾城的名声,在京城周围鼎鼎有名,近年来也有传到外头去的趋势,身处于济南府的蒲松龄听闻过“倾城”的名号,却未曾看过他的话本。

一来是济南距离较远,二来则是倾城的话本一经售出就枪空了,价格高昂且难以买到。

济南这儿与京城不同,暂时还未形成如京城那么火热的说书氛围,不过近些年已经隐隐有一些趋势了,在大城的茶馆之中出现了说书人说倾城话本的声音。

蒲松龄是时下众多写话本人之中,目前最为尊重女性的一批人,他的话本虽仍有三纲五常之踪迹,比起其他世俗之人,已然有了重大进步,他看《商女王妃》时,初时惊讶于其用词言语之浅白,比之自己更加洒脱,不由暗暗自语行间欣赏起笔者“倾城”的与众不同来。

《商女王妃》描绘出女人们宅斗之精妙,后宅之兴衰,又是一篇讽刺批判高门大户的话本巨作啊!

最终的结局更是引人拍手叫绝,优秀的女子可以独当一面,即使没有当家老爷,她们也一样能活得很好,相携度过余生。

这样的结局设计,也难怪倾城会“挨骂”了。

蒲松龄也听过酸秀才们骂倾城,他也不过一笑置之,待看到《师尊》之中桀骜不驯的魔尊,坚强变强大的雪儿,还有《师尊》原版剧情,最终结局出人意料,雪儿强娶师尊,直叫人跌破眼镜,拍案叫绝!

他同时看到了“倾城”写给他的信,信中说与他神交已久。

正巧,他看了倾城话本之后,也对“倾城”起了结交之意。

蒲松龄欣然答应了将目前写到的《聊斋志异》给倾城抄录一份,还道“若是之后有新作,也不必忘记给倾城送去一份。”

他还挺乐呵,告诉妻子刘氏:“子真兄在京城有幸与‘倾城’结识,倒是让我借他关系有机会结交到同道之人,快哉,快哉!”

于是当倾城来信,询问他可有意向印《聊斋志异》给更多人看时候,蒲松龄答应了下来。

大概这就是发现世界上还有个知音在京城掀起滔天巨浪,还全身而退,留下盛大名声。他跃跃欲试觉得自己也可以的感觉吧!

他相信自己的故事精彩动人,哪怕没有人看,哪怕被同乡讥讽,被同为秀才的同窗讥笑,他也不会放弃,他觉得自己所写的是金子,是金子,就总有放光的一天。

与神交已久的蒲松龄联系通信以后,胤禩发现自己挖到了一个大宝藏!

蒲松龄,可雅可俗,能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来,也能唱出最底层的俗曲儿,他妙在阅尽千帆,经历丰富,却不屈服于世俗偏见,妙在超脱于世俗之外,又容于世俗之中的真性情。

和他结交,最舒爽的地方就是胤禩能看到他身为皇子阿哥体会不到的民间百态,能听他转述的许多奇闻异事。

他的肚子里藏了多少故事,数都数不清,是他这前五十九年的人生中看到、感悟到的人间风景。

真实的人间风景,比脑中虚构夸张的戏文更吸引人啊!

胤禩一手促成了《聊斋志异》的成形与刊印,也令这篇埋没于民间的佳作提前许多年风靡于天下。

自那以后,志怪话本再起热潮。跟风之人愈来愈多,而《聊斋志异》,直接一书封神!

《聊斋志异》话本火热,自也引来人眼红,谁都想象不到该话本作者在此风潮之下赚了多少。

钱财利益动人心,淄川人间穷困潦倒的蒲松龄家中突然有了财富,置办了大宅院,议论纷纷,被同窗们瞧不起的穷酸秀才竟有朝一日靠话本而翻身,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羡艳、嫉恨。

自也有人以针对“初见”那般同样的手段,告蒲松龄一个不满朝廷,反对朝廷的罪名,却不知,早在蒲松龄之前,就已经有一个倾城祭奠了冲破世俗,打破三纲五常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