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225 225(第2/3页)

只有老二胤禛,为人聪慧,性子持重,要手段有手段,要能力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胤禛处理事情的一些手法,甚得他心。

“如今,三藩之乱,台湾的事情已经解决,接下来,朝廷的注意力更多会放在北边。东北跟俄国的争端必须及早解决。然后就是西北的葛尔丹。这几年,朕只顾着三藩跟台湾的事情,没有顾得上葛尔丹,如今葛尔丹的势力东面已经到了鄂毕河,再放任他继续发展下去,将来必成我大清心腹大患……”这一桩桩,一件件,就好像永远没完没了,康熙虽然不惧,却也怕自己哪一天撑不住。 “胤禛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人选。”

安亲王、康亲王、裕亲王互相对视一眼,点头。

接下来就是在三人的共同见证下,由康熙口述,安亲王执笔,写下立储诏书,并将诏书保存起来。

整个过程程序并不复杂,甚至没有花太多时间,安亲王、康亲王、裕亲王三人弄完,从宫里出来,却是全身衣服都汗湿了。

三人怕说错话,也不敢多交流,出了宫门,便径直回了自家府邸。

*

“朕听梁九功说,你有事要跟朕说?”解决了心头大事,康熙浑身轻松的抬脚迈入咸福宫。

走到正殿门口,看到已经老的几乎走动不了的松松,康熙下意识蹲下,揉了揉松松即便再如何费心打理也不如从前光洁油亮的毛发,捧着松松大脑袋摸了摸,这才起身看向放下《说文解字》,迎上来的张罗伊道。

笑着迎出来的张罗伊,见康熙跟松松亲近,温柔的笑着看着康熙跟松松互动。待康熙起身,这才上前替康熙取了外面的披风,又亲自拧了帕子给康熙擦手,“是,另外臣妾也想感谢万岁爷对张家的赏赐。”说着,张罗伊还退后一步笑着给康熙行了个福礼。

康熙伸手想阻拦,没拦住只能笑着摇头,“张家今日所得,那都是张家养出你这么好的女儿应得的。”

“可是臣妾跟端雅、荣安的功劳,并不值万岁爷这一次对张家的封赏。万岁爷这一次其实只封张家一个侯爵就够了……”

康熙摇头,“账不能这么算。你怎么不算算你之前立的那些功劳。”

“可是一码归一码,之前臣妾立的功,万岁爷已经赏过了。”要不然,她也不能从一个包衣出身的庶妃,一步步爬到今天这贵妃之位。

“那你就当朕觉得之前的赏赐给的轻薄了,朕想再赏一次吧。”康熙好笑的看着一本正经跟他斤斤计较的张罗伊,本来想告诉她,他这都是为了给胤禛铺路,而且他已经封了胤禛为太子。话到嘴边,想到自己亲自定下的秘密立储制度,欲要出口的话,又吞了回去,开玩笑似的给出一个理由。

不想,张罗伊却当了真,只以为康熙这次之所以这么莫名其妙的厚赏张家,就只是纯粹补偿心理。心下一松,也没多想。

怕胤禛心态摆不正,次日张罗伊还特意借着去看儿媳妇富察氏的机会把自己从康熙这儿试探出来的结果跟胤禛说了。

另一边,延禧宫

惠贵人得知朝堂上的消息,直接当场把手边能碰到的东西全给摔了。

“小主……”

“不要叫我小主……”她恨死了这声‘小主’,这让她想起之前明珠夫人进宫跟她说的一番话,“若是万岁爷当真有意让三阿哥登上那个位置,怎么会一直让三阿哥的生母是个贵人?从贵人到妃或许不好升,从贵人到嫔不过是万岁爷一句话的事儿……”

是啊‘不过一句话的事儿’于她而已,却是天壤之别。嫔是一宫主位,一个小贵人什么都不是。饶是如此,万岁爷也不愿意松松手。

对张家,却又是抬旗,又是封侯,什么救驾之功,在惠贵人看来全都是假的。她特意找人打听过了,别说第二次救驾之功,就连第一次救驾之功都很虚,万岁爷根本没受伤,张氏母女也都好好的,就大格格受了点擦伤,这救的什么驾?所谓的救驾之功根本就是万岁爷为了给张家封侯、抬旗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