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 68 章(第2/4页)

她能体会如今初嫁进公府的明筝的难。当时却没人能体会她的苦。

视线落在镜前的那只锦盒上,碧绿的玉质闪烁着晶莹的光,颜色有一点点沉,适宜她的年纪身份,上头金叶竹纹精巧,边角点缀着滚圆小巧的珍珠,不算多繁复,简单明快的形状……

她拾起一枚,别在自己发间,幽深的翠玉光芒温柔,映衬着她一头秀发。她还记得刚成婚时,他为她别上发簪的模样,他赞她秀发丰美,赞她白皙妩丽……

她双肩抖动,摘下华胜攥在手掌,垂下头低低地哭了。

往后脂粉为谁妆点,珠翠为谁盈头,连她最引以为傲的头发也白了。

**

明筝应邀入宫,今儿慈宁宫花园比往日热闹。

几名宫嫔也在,据说是刚入宫没多久,皇帝特遣了来,陪太后说话解闷的。

彼此见了礼,明筝陪坐在末席。

她身边那位垂眉低眼的,正是曾经应选过公主伴读的梅茵,如今她周身骄矜贵气一扫而空,形容木讷地跟着众人笑,不时发出沉闷的声音附和着上首,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转过头来瞧一眼明筝。烈日当空,虽是坐在亭下阴影中,她仍有种无所遁形的窒息感。她看中的男人爱慕的女人就在身侧,被太后隆重介绍给众人,怕她独来尴尬,还特地请了外家的姑娘小姐们来陪衬。而她……却只是宫里又一个不起眼的宫嫔,被丢在这深而幽寂的宫墙里,永世都走不出去。

说了会儿话,太后命宫嫔们散了,留下几个女孩子,围坐在亭边说话,太后扶着明筝的手,与她朝花园深处去。

“筠哥儿不在家,你一切可还惯?”太后问的委婉,明筝也听懂了。

太后拍拍她的手,道:“若有什么,暂忍耐些,筠哥儿回来就好了,她就是那个脾气,这些年比年轻时更古怪了……筠哥儿爹的性子就似她……”

说得明筝有些尴尬,这话太后说得,她可听不得。

太后笑了笑,攥了攥她纤细的手腕,“还是这么瘦,陆家厨子一向不太行,这些年就没养出过一个胖的,回头从宫里挑两个善治食的带回去,懂医理的也要有,有个头疼脑热的,免等外头慢吞吞的郎中。”

说着,就吩咐敬嬷嬷,“你替本宫记着,回头就禀了皇后去办。”

敬嬷嬷含笑应下,明筝过意不去,“如此麻烦娘娘费心,我和侯爷怎过意得去。”

太后抚抚她的手,“傻孩子,跟外祖母见外什么?你跟筠哥儿好好的,本宫就高兴。前儿来本宫这辞行,本宫说他了,如今是家室的人,遇事得更要三思,往后这种出远门的事儿,不准他去了,他底下训练出那些人,难道都是草包不成?没了主帅就什么都做不得了?”

一路说着话,来到一片蔷薇丛前,花木已落了一半,颇有些颓败的气氛。明筝听着这些掏心掏肺的话,又想到太后的病,强撑了一岁,为着瞧陆筠成婚。往后不知还有多少时日,她能替他尽孝多一日就多一日,别留了遗憾才好……

**

留在宫里用了午膳,天黑前乘车回了来,照常去上院请安,老太君依旧没有见她。

明筝去了二夫人的院子,桌上摞着厚厚一堆卷册。

二夫人含笑道:“先把宗族名册瞧一瞧,陆家祖辈们的平生典籍都在这里。另一边是筠哥儿名下的产业,田产、茶庄、宅院,等你尽都熟悉了,再慢慢接手旁的。筠哥儿事先跟我提过,想你新婚不熟悉家里的情况,怕你有事不好意思去公中支用钱银,在我这儿存了一万两散票,趁这回都给了你,也免你再费神来零取。”

明筝没料到陆筠还留了银子给自己,又是意外又有些好笑,他走得匆忙,安排倒细致,连这些小事也都为她思量到了。

那么一个大忙人,脑子里装多少正事,他就是再粗心些,她也觉着没关系。偏偏这样窝心,连她没料到的也打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