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 37 章(第3/4页)

那婶娘脸色涨的通红,听她给了台阶,才勉强咳了两声,缓和了神色。

明筝走到梁老太太跟前,温声道:“过去八年,明筝身在梁家,多蒙您照拂。”

梁老太太苦笑道:“好孩子,你还念着咱们娘俩的情分就好……”

明筝续道:“这份情,明筝心里永远记着。也感激您信任,肯把偌大伯府交到我手里打点着。回首这八年,明筝自问勤俭,凡事以公中为先,夙兴夜寐,半点不敢轻忽,原先半落没的田产、铺子,日渐兴旺,早五年清偿了外债,如今账面上还有富余……”

梁老太太被当众提起家里的“外债”,不免神色讪讪地,“还提这个做什么,一家人嘛,交到你手上,就是你打理成什么样,也由得你,娘都不会怨的。”

明筝点点头,道:“您说的是,明筝时刻念着自己跟您、跟梁霄、跟承宁伯府上上下下是一家人。新婚头一月,小姑芷薇、四叔梁霆,便由明筝亲自带着,请夫子,过问饮食,病了,衣不解带照拂,明筝从来没当自己是个外人,没想过辛不辛苦。后来二姑娘、三姑娘出嫁,三叔四叔成婚,谋亲事,定婚约,过六礼,备嫁备娶,用自己嫁妆贴补添箱……明筝所行所念,只盼着这个家好,盼着承宁伯府好,盼着每个人好……”

“二弟妹……”闵氏听她说及这些旧事,蓦地有些担忧。

明筝没有理会她,牵了牵唇角继续说下去,“平时的迎来送往,各样操持,明筝不必提,您心里自是清楚明白的。对您也好,对梁霄也好,明筝自问没有抱憾之处,若有不足,大抵……只是子嗣上头,对此明筝没什么好辩,您介意,也是应当。纳妾买人,明筝从来没有拦着不准,甚至打算过,若实在没有子女缘分,愿从族里头,或是妾侍房中抱养,以全缺憾。”

屋中静静的,听她语调平静和缓的说完这八年的婚后生活。她顿了顿,环顾着四周,把众人的表情一一看在眼里,明太太心疼得泪水在眼眶里打滚,闵氏也有些动容,梁老太太面色和缓了许多,连适才那话里有话的婶娘也有些欣慰的样子……

明筝抿唇笑了笑,把嘴角的苦涩咽下。再抬起眼,唇边噙了几丝疏冷,“这八年,明筝努力过了,梁霄想必也是努力过的。但诚如大家所见,我们走到今天——”

“梁太太,婶娘,大嫂……我不回去了。”

“若你们还愿记得这八年我对梁家这点微末之功,愿记得咱们之间这点情谊,请帮忙劝劝梁世子,写封放妻书,允我去吧。”

一语落,满座哗然。

梁老太太怒目圆睁,站起身高声道:“你说什么?”

明筝一字一句道:“我说,请梁世子与我一封放妻书。”

“我与梁家,不愿再有任何瓜葛。”

“自此和离,永不照面。”

——“不!我不同意!”

屋外传来一声急切的吼叫,帘子一掀,梁霄闯入进来。

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抓住明筝的衣角大声道:“阿筝,我错了,我知道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再也不会惹你生气了,往后你要我往东我绝不往西,我什么都听你的。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你想干什么我都支持,我宁愿不要孩子,这辈子只守着你一个人过,我不嫌弃你,我不介意,我要和你生生世世厮守,我要与你永不分离。阿筝,你别说气话,有些话说出来,伤感情,伤情面啊,往后我们还要好好过日子,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阿筝!”

明筝被他扯住袖子不放,几番没能挥开,明太太忙叫人去拉开两人,混乱间,只听一声脆响。

梁霄捂着脸,头偏向一侧。明筝扬着手,指尖气得发颤。

当着一屋子人,拉拉扯扯搂搂抱抱,他不要脸,她还要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