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因为局势紧张,军事会议提...)(第4/6页)

他将车开到医学校的门口附近,停了下来。

外面夜色浓重,车里更是昏暗无光。

苏雪至见他身影一动不动,再等片刻,悄悄皱了皱眉。

“你要没话,那我走了。劳烦你送我回来。回去路上开慢点。”

她正要下车,忽然听他说道:“你之前在船上救过我,我却好像一直没向你道过谢。这回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来,所以向你道声谢。”

他慢慢地扭过脸,看着苏雪至。

苏雪至一愣,没想到他竟是对自己说这个。刚才心里生出的那一丝不悦消散了。

“其实我真没做什么。”

她说道。

“当时在船上,真正救了你的人是贺司令。你完全不必和我这么客气。”

王庭芝的身影在夜色里凝定着,一动不动,半晌,他忽然发出一道轻笑声。

“是,”他微笑,“你说得很是。我没有忘记,从来没有。”

苏雪至也笑了,真挚地道:“你能振作,我想你四哥应该会很高兴的。我也一样。”

他一笑,随即再次陷入了沉默。

“那么,祝你南下顺利,早日凯旋!”

苏雪至朝他点了点头,道别,随即自己下车,走了进去。

她进了校门,无意间,回头瞥了一眼,见汽车还静静地停在那里,暗夜之中,轮廓模糊。

苏雪至只觉王庭芝的变化太大了。整个人,从里到外,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

不过,家里突然遭变,失了往日的护身符,一向高高在上的他能这么快就重新站起来,愿意脚踏实地去做事,还是上战场这样的事,说实话,难能可贵。

这样已经很好了。

对他的这个变化,苏雪至并没多想。

现在她真的太忙了,无暇分心。

第二天上午,丁春山开车来接她,和她一道送走了贺兰雪以及随船的表哥等人。回来后,苏雪至便心无旁骛,除了每天看报纸关注南北局势之外,一心扑在了实验室里。

她和余博士的工作在紧张和繁忙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一周后,他们的努力初见成效。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和试验后,显微镜下,成功地在葡萄球菌培养皿里观察到了他们期待的一个白色的无菌圈。

这表示,他们获得了一株能产生抗生素的宝贵菌种。

兴奋的余博士请苏雪至给这株菌种起名。

苏雪至将它命名为W一号。

W是去世了的吴博士的姓氏发音首拼。

余博士沉默了片刻,向苏雪至道谢,说:“我们还会有W二号,三号,四号……青鹤虽去,名却不朽。他泉下有知,也当欣慰。”

实验室的工作继续推进。

分离获得了宝贵的菌种,下一步,就是培养发酵。

现行的诸多菌种的培养方式,一般采用的,是固体表面培养发酵法。余博士也熟悉这种方法。但苏雪至不建议采用。

她虽然不是专业的微生物学家,但也知道,青霉菌十分“娇贵”,要求纯种发酵,而表面培养的培养基暴露在空气里,各种微生物会造成大量的污染,很难控制发酵的过程和质量,即便产出,霉菌酵价往往也会很低,纯度不具备提炼用作药物的价值。

她建议试用液体培养基法。在固定的容器内,通入无菌空气进行培养发酵。

没有先例可循,苏雪至也懊悔自己从前没有详细研究过关于青霉菌的制造工艺,现在一切只能摸索着来。

青霉菌对于余博士来说,是一种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的菌种。在保存好母菌菌种并分别进行固体和液体两种培养方法的测试比较之后,他果断地采纳了苏雪至的建议,全力进行液体培养法。

第一次他们培养了一百份,每份液体培养基约两百毫升。在成功地接种后,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必要的外出,苏雪至日夜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时刻观察着霉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