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前些天在等着他回的时候,...)(第2/5页)

但是,天城警局请的医师在检查了被废水腐蚀得几乎只剩尸骸的遗体后,对比过吴生前同事提供的他的身高等特征,做出了不是吴青鹤的判断。

消息公布之后,社会各界不接受这个结论,舆论哗然。有的怀疑尸检结果是被警局操纵了,有的批评医师平庸无能,建议请之前在这方面颇有名气的军医学校里的那个姓苏的学生参与检验。当天就有许多记者直接去往军医学校找人,甚至找到了对方租住在城里的住处。

非常不巧,学生这几天人不在天城。

和校长出面解释,说他和实验室的一名同事对实验室现有的干燥设备不满意,一起去了外地寻找更好的设备来源。记者这才作罢。

与此同时,随了事件的快速发酵,舆论也再次提起当初药厂那不了了之的关于后台人物的调查,隔一天,传言就四处散播了开来,暗中纷纷指向王孝坤。

事情闹得太大了,大总统很快下令,命京师警察厅接管了案子,委托那名现被京师警察厅聘为特别顾问的苏格兰场法医、英国医师莱恩再次来到天城检查尸骨。

场面是公开的。在众多记者和相关人士的见证下,莱恩经过检查,声称这具尸骸不可能是吴青鹤,根据他的经验,判断极大可能是名女性。这个时候另外一名以前在药厂的废水池这里做过工的女工也站出来证明,说去年有个和她关系不错的女工友突然走了,当时自己以为她是受不了这边的脏活不辞而别,现在看来,应该是在独自干活的时候不慎掉下水池淹死了。

前有洋人顾问的背书,后有工厂女工证词,不管民间如何谈论,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东亚药厂废水池尸骸案就此下了一个官方结论,系此前在此工作的女工不慎跌入水池死去后的遗骸,和那个药厂前生产经理吴青鹤,没有任何的关联。

吴青鹤依然生死不明。也就是说,人还有可能活在世上。

既然可能活着,要求立案进一步调查他死亡内幕的诉求,自然不会被警局接受了。

丁春山送苏雪至回到学校后,没有立刻离开,告诉她说,余博士现在正在实验楼里等着她。

深夜的校园里,教学楼和寝室楼的那片方向,除了几盏夜间照明的路灯之外,其余地方,全都漆黑一片。

苏雪至在丁春山的陪伴下悄然到了实验室,在标本间,她见到了余博士。

他坐在地上,神情呆滞,两眼怔怔地望着他身旁的一口木箱,听到她进来的脚步声,抬起一双布满了血丝的眼,慢慢地站了起来,嘶哑着嗓,低声道:“小苏,劳烦你帮我看看,他是不是青鹤。”

他打开了木箱的盖。

箱里收着零散的人骨。

药厂废水的酸碱性很高,时间又过去半年多了,早就只剩一堆腐蚀得十分严重的骨架,几天前发现的时候,一碰就散,不但零落,很多还是残缺不全的。

苏雪至取了工具,套上外衣,戴上手套,将遗骨一件一件地从箱中取出,摆放在铺了毡布的台上。

很快,她便将箱中的遗骨全部恢复位置,形成一具有所残缺的遗骸。

她先是检查死因。在头骨和其余遗骸的部位,没发现枪伤或者钝器击打过后留下的机械性损伤痕迹。

推测在落水前的状态,可能是机械性的窒息或者遭受到了没有伤及骨头的体伤。

她没对余博士提这个。继续检查盆骨、坐骨切迹和下颚骨的升枝,呈弯状,最后根据耻骨联合面计算了下年龄,说:“是男性,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余博士闭了闭目。

确定性别年龄后,她根据遗骸的总体长度大致定下身高,再用股骨和胫骨测得的长度加以推算复核,说:“身高一百七十三公分,上下浮动误差在一公分之内。”

余博士看着在灯下带着斑斑腐痕的骨架,颤声道:“是!青鹤他就是这个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