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变故(第3/4页)

最后程向腾说,圣上圣明,国事清平,如今朝堂上也没有太多需要他尽力的地方,要不然他也去找个寺院住上几年,好好的静心寡欲一番再说?

情难自持你说怎么办?姻缘不顺,程烈他们也大了能撑门立户了,要不他就辞职去闲散几年再说啊……

……这都什么话呀,最后慈宁太后说被他吵得头疼,将人撵了。

至于这事儿,可不算完,且以后再说吧。

以后再说什么呀,再而竭三而衰嘛,好现象呀。

——这两位绝对长辈平稳过渡了,至于别人,圣上其实是晚辈,这事儿关乎不到朝堂什么,都不会提到明面上来说。

而另一位,就是程大夫人郑氏了。

当然有程老夫人在,她也就是拥有个知情权就算了,表决什么的,用不上她了。

一切向好,看起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槛了吧?

程大夫人郑氏,对于程向腾订亲这事儿,也是觉得可笑到不行。

她出身不高,一个偏将的女儿做了侯夫人,她算是获得了不得了的荣耀了。不过就算她还是侯夫人的时候,大唐氏也是脑袋扬的高高的,一副瞧不上眼的样子。

但是看看大唐氏后面的这些个,一个庶女小唐氏就算了,现在更是要来一个什么人物呀。唐月盈那脑袋,这下该扬到后背上去了吧。

也不知道那女人若知道以后都要和这么一位称姐道妹的,会作何想啊。

郑氏恨不得钻进阴间瞧个乐去。

笑完了别人,自己心里那不平也是压都压不住的。

二房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娶了这么个女人进府,程家的名声又被拉低了吧?程家儿媳妇儿的档次整体降到什么水平去了呀?

以后再提起程家女人们,好希罕吗?随便是个女人只要有点儿子手段都能嫁进来呀。

那女人进府后将来会如何?有可能被封夫人吗?那以后侯夫人的身份也大幅跌水没什么了不起了吧?

郑氏细想着武梁的种种,但她能想起来的不多。她对武梁的印象,几乎就仅限于武梁的西北行罢了。她们在府里,并没有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互动。

印象里这女人受宠爱,不拘谨,不矫情,是个挺大大咧咧的人,她并不讨厌她。

郑氏回京最长的时候是守孝,那时候她结芦在外,而武梁在庄子上住着呢。等武梁被从庄子上接回来的时候,郑氏早已守完孝,带着孩子们回充州去了。

是的,回充州,郑氏现在依然觉得那里才是家。那里有她的爹娘兄长们,有她从小到大所有的喜怒哀乐。她的男人在那里驰骋在那里倒下,她的儿子们在那里长大。

可是长大了,却仍然憋屈着。

郑氏觉得自己想得远了。

——可她能不想远吗?

她展平面前的宣纸,悬腕提笔,认认真真写下“妩娘”两个字。

她不讨厌她,但是,她更爱自己的儿子。怪只怪,男人对她宠爱太过。——想嫁进来,那也得看有没有那个本事,有没有那个命了。

武梁躲在昭明寺里,对订亲一事一片缄默。好像在苦恼寻思是远避呢还是从了呢,实际上,她要真的敢说她不想嫁,尽可以呵呵她一脸去。

只不过就是摆姿态,就是矫情。表明不是我上赶着的啊,成了是你程家求的,败了是你程家理亏,反正左右不关我事儿罢了。

或者说就是懒,等着男人把事儿都理顺,她好抻着脸坐享其成。

她也隐有不安,觉得还是住在昭明寺相对安全。这里闲杂人等少,一般也上不来。离城内不远不近,既消息灵通又可以防着万一,比如被人堵着修理一顿什么的。

还有就是,她住在这里,也好方便观察着惠太妃。看这位有了银子,会做出些什么举动来。

实际上只要这位不回宫,而宫里那位不过来,基本上,一般不会有什么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