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开业(第2/4页)

武梁也不辩解,反正他说的也大差不差。

邓隐宸后来去过燕家村,燕南越见过他,知道他是寻她的客人。燕南越以为她刻意结交利用,那便刻意吧,说巴结也行。不过看燕南越的样子,似乎挺赞赏,好像若是他有机会,他也巴不得巴结一番的样子。

燕南越说,敢想敢做还做成功了,真是了不起。单是脱籍这事儿,就真没听说过有几个人办成的,更别说翻身做大掌柜了。

大约他佩服的点儿更在于酒楼大掌柜,对生意有偏爱的人嘛,大约自己也想做大掌柜,只是没机会。

燕南越情绪很高涨,眼神很热烈,弄得武梁都不自在了一下。于是她笑道:“不用太崇拜噢。小秀才可比个大掌柜厉害多了,你们加油,回头让我因你们而骄傲啊。”

她提起秀才,是因为姜十一也一起来看她了,所以武梁表示一下对学子的尊崇,鼓励少年奋发的意思。

两个人都很当真的样子,一起郑重的点头。

虽然姜十一的吃穿用度,一直是从武梁田地的出息里出的,但这么许久没见了,这孩子又拔高了不少,人似乎腼腆了些,见了她局促了不少。

燕南越说那么多话,小十一却几乎没怎么开腔,只知道拿眼睛盯着她瞧。还有刚见面的时候,说了句姑姑瘦了。

少年人的心思她也不十分懂,当时武梁只觉得他大了,也许性情变了,没以前活泼了。也许面对异性知道害羞了,不能再象从前跑来拉着她的手了。毕竟自己相对于他,不算多熟的人,年龄差又不太大。

所以当时姜十一很郑重的表示一定会努力读书,将来回报姑姑的时候,武梁还大咧咧点头夸赞,“有志气,我看好你哟。”

只是后来听芦花说,姜十一一直打听武梁脱籍后远走,不回燕家庄的原因。喃喃说自己家太穷,是个拖累,这么大了仍一无是处,害姑姑无心把家当家。

不然为什么都落户在那里了,却离京回京,从来连家都不回一趟呢。

武梁才知道原来不是人大了性情变了,是这孩子多心了。以为她当初认下他,纯是为了落户燕家庄,而对他根本就是嫌弃的。这次酒楼开业,燕南越颠颠地来了,他没有来,据说用功读书呢。

说回燕南越,当日他交了包裹,接受了武梁就要成为酒楼东家的事实后,看样子是久久不能平静的。他围着酒楼左三圈右三圈,楼上楼下楼下楼上,各个角度的走啊看啊。

那时候酒楼还没正式过户,人家原老板还在那儿收拾着,伙计们也大多懒散着。于是燕南越就抓紧时机对人家老板各种问题的问,和留下来的伙计方方面面的聊。客源,经营,菜式,成本利润,营业时间……事无巨细。

然后他在京城住了好几天,天天满京城各大酒楼的跑。——他可没那闲散银子去大吃大喝啊,都是门外不远不近找个地儿一蹲,观察人家的客源人流。虽然看的东西很表面,周边的人流来往,什么时辰人最多,哪一类人爱去哪一家之类的,然后分析总结,对照成兮酒楼实况,给武梁出主意做建议。

很能说到点子上,毕竟他是真的调研过的。

他就觉得应该做中低档餐饮,毕竟附近过往的都是周围居民。普通人家,离家又近,高消费留不住人,饭菜实惠还能让客人多回顾什么的。还跟武梁算帐,几个伙计,几个厨师,每天需赚多少银子够本……

事情都很浅显,难得他肯操心就是了。

武梁听着,但却不会听他的。

这家店,她动用了全部的资源:人脉,银子,心血,本尊身份。她亮出了一切,所以生意得好,也必须好。

她不能只靠中低档盈利,从来穷人的钱不好赚。

京城富贵人大把,她何必把生意做得寒酸。

她玩的是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