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惩治 楚嫱一颗心跌进冰窖,差点晕死过……(第2/5页)

母亲薛氏瞧着不忍,忙上前抱住,挨了两鞭。

楚元敬余怒未消,又碍着吴氏在场,想着一顿打完了能给个交代,便将她扯开,接着扬鞭打人。

吴氏哪能瞧不出他的心思?

遂舍了楚嫱,只管哭哭啼啼的跟吴氏讨情面,说楚嫱千不该万不该,做出这样的事确实不对。但她一个姑娘家,自幼娇娇弱弱的养着,哪禁得起这样的狠手,若真打出岔子,那是在要她的命根子。木已成舟,阿嫣风风光光嫁去了王府,这大概也是天意,求吴氏帮着说清,饶过楚嫱这回。

吴氏在旁听着,脸就有点软了。

其实当日皇家赐婚给楚嫱,她心里是暗自羡慕的,觉得同为先太师孙女,楚嫱能得此姻缘,不过是仗着嫡长罢了。真论起相貌才情,阿嫣比她出挑得多。后来楚嫱逃婚,阿嫣得了这姻缘,往后能以王妃之身撑着二房,其实正中她下怀。

只不过遭了算计后,母女骤然分离,女儿孤身远嫁前途未卜,毕竟是做母亲的,再冷心肠都会难过。

瞧着楚嫱挨打,她只觉得活该。

起初她也无动于衷,只将水往老夫人头上引,说替嫁之事,伤的是太师府的颜面,如何惩处,该看老夫人的意思。

楚老夫人在宫里战战兢兢的求情,气都还没消干净,当时也不肯维护。

薛氏没法子,又跑回去苦求楚元敬。

屋里闹得兵荒马乱,楚嫱虽不至于皮开肉绽,那鞭子打下去,也肿起了一条条青痕,见没人肯说情,索性借痛装昏,晕了过去。

这才逃过剩下的毒打。

之后闺中养伤,等青肿和痛楚消了些,便遮遮掩掩的跟薛氏问起婚事,心里还打着静观其变的主意——倘若阿嫣嫁过去后处境极差,她便装死不应,逃过这场劫数;倘若阿嫣处境不错,汾阳王府没传闻中那等险恶,她便可喊冤叫屈,只说是被阿嫣设计夺了婚事,才仓促失踪。

反正圣旨婚书皆是她的名字,她若想闹,也不是没法子。

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她楚楚可怜的透露了这意思,却被薛氏的一句话浇了个透心凉。

婚书上换人了!

圣旨另颁,婚书另写,汾阳王妃那个位子,跟她已经没了半点关系!

那一瞬,楚嫱呆若木鸡。

没过多久,送嫁的楚安回府,转达了汾阳王府的意思,要府里重惩楚嫱,方可平息谢家的不满。连同她前阵子见过哪些人、说过哪些话,都逼问不休。楚嫱被这态度惊得够呛,熬不过楚元敬的怒责,将一切都交代干净,连同那位魏州来的孙姐姐如何说了汾阳王府的实情、劝她别去送死等话,都尽数吐露。

楚元敬听罢,气得倒仰。

连夜让人去寻孙姑娘,那位却早已辞了亲戚,走得无影无踪。

如此一来,楚家就算是傻子,都该明白背后缘由了。于是祠堂罚跪、抄女戒女则,又寻了个道观将她送去,连同婚事都搁置了。

毕竟汾阳王府手握重兵,惹不起。

楚嫱便在道观里慢慢熬日子。

先前阿嫣修书回府,她也拐弯抹角的探问过,得知阿嫣在王府过得还行。不过她知道阿嫣的性子,惯会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说的话未必可信。且当日逃婚后,退路尽被斩断,她心里实在难以接受与王妃之位擦肩而过的事实,暗里难免盼着那位孙姐姐所言属实,汾阳王府确为龙潭虎穴,阿嫣所嫁非人。

直到前天晚上楚安自客栈回来。

那时她才知,阿嫣所言非虚,谢珽果真不是传闻中那样凶神恶煞,毫无人性。而今日迎接阿嫣回府时,她也特地让贴身丫鬟去府门口窥看谢珽究竟是何模样,没多久丫鬟回来,眼睛都直了。小丫鬟没读几本书,夸不出溢美之词,翻来覆去就只三句话,长得很高,身材很好,脸上极为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