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3页)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初。

在胤祎要办周岁宴的前一个月,康熙宣布要进行第一次南巡。

人家是有正经理由的——视察黄河。

他旨意里面文绉绉的一大堆,仪敏自己翻译了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黄河屡屡决堤,害的民不聊生,所以他觉得亲自去瞅瞅是怎么一回事,看是不是有什么蛀虫藏在里面。

但不管怎么说,后宫都随着他的这道旨意躁动起来。

南巡一次起码得两个月,若是能跟随皇上一起去,不说独宠,起码比在宫里要有机会的多,承宠的机会多了,那怀孕的几率就大了。

众位嫔位小算盘打的‘噼啪’响,尤其是一些没有子嗣的嫔妃,简直不要太心动啊。

在康熙出发的日子还没有具体定下来之前,一众人明里暗里的,或是向皇后娘娘自荐,或是去哀求皇上,总之就是想求得一个随行的名额。

要说,这后宫里最不高兴的,就该是仪敏和懿贵妃了。

这孩子的周岁宴马上就要办了,结果孩子爹跑出去浪了,这算怎么回事?

而且因为康熙理由足够充分且正直,她们都不好要求他等两个孩子办完周岁宴再走。

储秀宫。

仪敏揉了揉眉心,“你怎么看?额林珠的周岁宴要不要提前办?”她拿不定主意,就想找懿贵妃问问,到底是提前办了,还是按原计划来,总得有个章程啊。

民间有一种说法:这生辰啊,只能提前办,不能延后办,否则不吉利。

懿贵妃也头疼,“再等等吧,等皇上定下南巡启程的日子,额林珠的生辰在九月底,如今才是月初,还有时间……”

她还是抱有期待的:万一皇上是打算参加完两个孩子的周岁宴才走呢,毕竟出发的日子还没定,一切还不能太早下定论。

看了她一眼,仪敏微微苦笑。

不同于懿贵妃还抱有希望,她是对康熙没有一点信心了。

她甚至怀疑,康熙此举是特意想压制一下胤祎这个贵妃之子,以及敲打一下,因为抚养四阿哥和生下公主而日益高调的懿贵妃和佟家……

这些年,她待在永寿宫里,对后宫大多事情都置身事外,反而看的极为清楚。

康熙最看重的皇子是太子和大阿哥这个长子,除此以外,最宠爱的皇子就是四阿哥和小十。

前者是贵妃表妹的养子,兼其生母救驾而死,后者是比较中意的贵妃所生的阿哥,身份尊贵。

与之相比,他对其他皇子就要淡很多了,而且他还十分势利眼,对生母出身越低、封位越低的皇子,就越不重视。

但……仪敏冷眼旁观,总觉得他是在用大阿哥磨砺太子!并且……不允许除了他选定的磨刀石之外的阿哥,能有资格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没有如何依据,这就是一种本能的直觉……

尤其,在听说,太子为了和大阿哥较劲,愈发刻苦读书,勤练武艺之后,她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

而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仪敏所料。

九月中旬,康熙彻底定下了启程的时间和随行人员。

日子定在九月二十三日,而这一天,刚巧距离七公主周岁宴还有七天,距离十阿哥周岁宴还有十八天。

随行的嫔妃,他只选了安妃这位汉人出身的嫔妃,毕竟南巡嘛,那边汉人自然会更多一些,带着安妃,也算是释放一种友好的信号了。

哦对了,他还顺便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一起带走了。

……

不同于懿贵妃赶在康熙离京前,把七公主的周岁宴办了,仪敏思来想去,还是准备按原来的安排来。

毕竟……周岁宴只有一次,她不想让自己儿子的周岁宴办的匆忙而草率。

为了补偿宝宝,仪敏和卓沅把周岁宴办的很漂亮,又因为康熙、孝庄太后、皇太后都不在宫里,留在宫里的众妃嫔,也多少放下了些矜持,都比较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