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把银票(第2/4页)

要么有盛宠,人人巴结!要么有钱,自己花钱买!

仪敏自觉做不到前者,正在争取往后者发展!

在仪敏简单粗暴之下,包袱瞬间便空了一大半,露出了最底下的小木盒。

仪敏笑了。

盒子打开,还是熟悉的银票,点了一遍,五万两整!

既然决定进宫,就不会没准备。

仪敏的生母那拉氏是满洲大姓出身,又是在董家发家之后嫁进来的,嫁妆极其丰厚,临终前当着娘家婆家的面,指名道姓都留给了仪敏。

仪敏十三岁的时候,那拉氏的人就上门把嫁妆单子移交到了仪敏手里。

仪敏是定死了要进宫的,银子不能缺,都不用多想的,仪敏非常利落的,把能变卖的都变卖了。

原本那拉氏的嫁妆该有十万之多,但是其中家具和衣物是不能变卖的,用过的首饰也不行。

这样一折算下来,也就只有没有戴过的首饰、成匹的缎料、田庄、商铺这些了,主要还是后两者占大头。

把便宜父亲送来的盒子,和原本的木盒放在一起,仪敏左右都瞅了瞅,心里安定了些。她就坐在地上,扳着手指头算着。

嫔位一年的例银是200两,她现在手头就有十二万两银子,岂不是能在后宫过六百年了!

不不不冷静,不能这么算!

嫔位每年有各式缎匹衣料四十多匹,她不需要那么多,一半就够了,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她名下宫女太监的那一份,所以应该刚刚够的。

再来就是日用,她的每天份例应该是:羊肉每月十五盘,鸡鸭每月十只,猪肉倒是不少,每天六斤八两,白面两斤,陈粳米一升三合(为什么是陈的?),白糖二两,香油五两五钱,豆腐一斤八两,甜酱六两,醋二两,鲜菜八斤,茄子六个……

仪敏默默算了一下,皱起了眉头,好像……不太够啊!

这具身体看上去娇小,实则饭量贼大,而且怎么吃都不长肉。

外人羡慕极了,但仪敏深受其苦,天天半夜饿醒的遭遇别提多难受了。

她的目前最高纪录是:早上六笼汤包,中午四碗清汤面,两盘羊肉,晚上三十个水饺,水果若干,点心蔬菜不计其数。

“格格,可以用膳了。”

仪敏也就停了下来,把重新收拾好的包袱整理好放了回去,地上的一堆暂时没管,就起身推开门去吃饭了。

她饭量大,消化快,小时候常常夜里饿醒,西林觉罗氏心疼她,便让人在仪敏的小院子里建了一个小厨房,调了两个厨娘过来。

多年磨合,厨娘不仅手艺极为切合仪敏的胃口,还对仪敏的心思颇为了解,此时桌上不仅有仪敏之前点的几样,还有几盘下饭的菜和一大碗粳米饭。

仪敏严格遵守养生规则,饭前先喝一碗汤。现做的鱼丸最为鲜美滑嫩,她连干了三大碗才放下,优雅且不失速度的吃起了其他的东西。

饭后,歇了半个时辰,天黑了,房里点着灯。

仪敏靠在椅子上看书,青梅在旁边就着灯光做荷包,仪敏看了她两眼,“你之前做了不少了,够用了,夜里做针线伤眼睛。”

青梅便依言放下,笑道:“奴婢知道,只是一时又忘了时间。”

仪敏也不看书了,她坐正了些,和青梅聊了起来。

“明天大哥应该就会安排你进宫的事了,你不去家里看一下吗?”

青梅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回去做什么,奴婢爹娘兄弟都死了,只剩几个叔伯,也都不是慈善人,回去也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仪敏看着她,劝慰道:“大哥把你的户籍挂到了包衣旗下,日后他们和你没半点干系了。”

“奴婢知道的,之前大夫人跟奴婢说过,原本府上选的不是奴婢,是奴婢自己去求的大夫人。”

说起这个仪敏就来气,“你说你,我之前不是都跟你说好了吗,帮你销去奴籍,送你一个小田庄,再让嫂子给你挑一个本分的人家,简简单单的过日子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