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3/6页)

这些人里面谁反了,谁没反。

皇帝环视一圈,怒道:“御林军统领何崇先呢?”

御林军反了,可是御林军统领却未出现在今晚的宴会上,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昭然若揭。

此刻听到皇上怒喊着何崇先的名字,沈绛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先前她在东宫看到看见候闵,发现他就是那日上船想要救张俭的人。

此人明面上乃是御林军统领何崇先的管事。

御林军统领本该是皇上信任的人,所以这个何崇先故意得罪太子,让人觉得他与太子之间关系不睦。

其实他们早就勾结在一起。

事到如今,顾敏敬也知再劝说太子,已无大用,却还是语带哽咽,恳切道:“太子殿下,您乃是一国储君,何至于要行至如此地步。”

顾敏敬虽不是太子的老师,可是太子一向有仁厚之名,对他一直恭敬。

如今太子举兵造反,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管事成还是事败,日后青史都会记上这一笔。

“顾大人,孤行至如此地步,是因为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吗?”太子声音阴沉,早已经不复过往仁厚宽和之名。

太子望着皇帝,怒喊道:“父皇,佞臣当道,霍远思身为英国公府庶子,谋害先任英国公世子,谋得国公之位。此等小人更是陷害忠良,当年卫楚岚领兵西北大营,一生效忠,力抗外敌,不让敌族侵犯我大晋边境半步。”

“可霍远思却构陷忠良,构陷卫楚岚勾结外敌,企图谋反。”

“父皇,当年卫公忠心耿耿,助你登上皇位,在边境护卫大晋山河,若不是霍远思这个无耻小人,卫公何至于落得如此之下场。”

永隆帝圆睁双目,没想到,太子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卫楚岚这个本该是禁忌的名字。

十九年来,从来没人敢再他面前提到这个名字。

“你给朕住口。”永隆帝站了起来,一把掀翻案桌上的东西。

永隆帝指着太子,冷声喊道:“你竟敢给卫楚岚叫冤,可见你是早已没将我这个皇父放在眼中。卫楚岚他谋反乃是铁证如山,朕没有杀错他,朕没有杀错,没有杀错。”

在提到卫楚岚时,永隆帝显得格外激动。

甚至不惜连用三句没杀错,来替自己辩驳。

可见卫楚岚早已经成了他心中刺,日积月累,早已与血肉长成一片。

提不得,拔不得。

沈绛听到此处,豁然开朗之际,也不由佩服至极。

三皇子果然是料事如神。

果然,卫楚岚才是联系着太子、何崇先、候闵还有张俭的纽带。

候闵和张俭一心想要的是替卫楚岚翻案,所以他们选中了太子。

哪怕是以百姓之命,陷害端王,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也在所不惜。

霍远思站起身,朝太子道:“殿下既是要清君侧,那便用老臣这颗脑袋,换这山河无恙。”

眼看着太子来势汹汹,今日端王一派落了下乘。

毕竟谁都没想到,太子居然丧心病狂到,要在太后的千秋宴上动手。

此刻,一个浑身浴血的身影跑了进来,竟是傅柏林。

他跪在地上,朗声道:“皇上,指挥同知袁乘以下作乱,杀害指挥使尹晋大人,尹大人以身殉国。”

锦衣卫指挥使居然被杀了。

大殿内再一次哗然,众人看向太子。

如今皇上身边只有锦衣卫保护,谁知锦衣卫指挥使却在这时候被杀,难道这天下真的要换主了?

“儿臣请父皇,立即下令,诛杀端王、英国公霍远思,拨乱反正,还天下清明。”

太子掀起袍子,霍然跪在皇上面前。

事到如今,太子就是要皇帝亲自下令,诛杀端王。

端王一死,朝中再无人与他抗衡,他便立即逼迫皇帝退位,他登基为帝。

永隆帝望着他,竟不敢相信,堂堂帝王被自己的亲生儿子,逼至如此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