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臣请为陛下再加尊号!(第5/5页)

说完了宫建大臣的人选,又议论到劳力。

唐军此此攻略关中,抓了好几万战俘,都可用来修建宫殿,但还不够。

最后崔秀宁决定,再抽调五万蒲甘部族兵战俘,五万土司兵战俘,派到长安当劳力。还要拿出两百万银元,招募十万关中青壮,参与修建长安城。

总共二十万人。当真是“劳民伤财”。

没错,李洛不但要修建三大宫,还要重新长安城。将长安城恢复到十八里方圆大小,那是前唐长安城的规模。

李洛的设想,是长安城要容纳百万人口。

“皇后陛下,这关中水利,废弛已久。臣奏请派遣工部都水司使任仁发,去关中主持修缮郑国渠,疏通八水。”

政事堂左相,驸马杨汉明上奏。

“准。任仁发还在益州吧?都江堰可修复好了?”崔秀宁当然知道任仁发。

杨汉明道:“回皇后陛下,都江堰修复工程已经结束,但任仁发没有得到朝命,所以没有回朝。”

崔秀宁点头,“那工部就下调令,调任仁发去关中。”

特务李扬再次出列,“皇后陛下,臣曾听陛下说,关中水系,需要大治特治,还要修建绕山水渠,引秦岭、陇山、北山之泉,注入八水。如此一来,任仁发一人就难以兼顾。”

“臣奏请,请郭守敬去关中,和任仁发一起兴修水利。”

“准。”崔秀宁微微一笑。郭守敬在北方,所谓的请,当然是“强请”。

郭守敬是元代最著名的水利地理专家,这点她还是知道的。

关中后世为何千沟万壑?除了水系和植被没有维护好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原因。关中数面环山,山泉很多,可是山泉没有被沟渠收贮。导致一到下雨,就爆发山洪,四处横流,冲刷平原。

李洛的一个大胆设想,就是在山脚修建环绕山脚的引水沟渠,将雨季爆发的山洪引流道山下的沟渠,再注入关中各大河流和郑国渠。

如此一来,关中就不会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各大河流的水量也更充沛。

这么复杂的工程,当然需要水利地理专家来干。

郭守敬再适合不过了。

议论完水利,兵部尚书都烈出列奏道:“皇后陛下,如今关中已在我大唐之手,可陇西重地还在元廷掌握,尤其是关山草原,可是好大一片草场。臣以为,陛下可能会对陇西用兵,兵部是否该调集粮草了?”

都烈为何对陇西熟悉?因为他的祖父,当年就曾是金国陇西节度使。

崔秀宁并不清楚陇山中的关山草原。但李洛却知道关山草原是汉唐一处很重要的马场,一度养马二十万匹。霍去病出击匈奴,就是用的关山草原的马。

“不用拨付粮草。”崔秀宁道,“从益州和襄阳往关中运粮不易。陛下会让关中豪族捐纳钱粮的,元军在关中也有很多粮草被缴获。陛下不会抽调南方的粮草。”

她知道李洛的确会对陇西用兵,但根本不需要从南方调运粮草。

外戚崔牧出列奏道:“启禀皇后,如今陛下恢复关中,武功赫赫,功德巍巍,臣请为陛下再加尊号!”

群臣顿时反应过来,尤其是牟巘等文臣,纷纷奏请给皇帝增加尊号。

李洛已经是大仁至圣皇帝,天可汗。现在收了关中,就要再加尊号?

崔秀宁顿时有点脸上发烧。

可是,她又舍不得拒绝。

事实上,她就是想拒绝也不行。因为只有一个人,才能拒绝增加尊号,那就是皇帝本人!